工作日|他们积极努力生活的样子 全都是最好的素材

你有哪些终生难忘的扎心瞬间?
人生中太晚明白的道理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突然不想努力了怎么办?
你所经历的治愈时刻是什么?
……
面对这些提问 , 你会怎么回答?
在知乎上 , 有一个名叫“地铁小民警马拓”的大V博主 , 从2016年开始 , 他便以自己北京地铁民警的职业身份视角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 到现在已经回答了200多条 , 其中就包含了200多个地铁故事 。
因为展现出了风趣的文笔和细腻的生活观察 , 他的账号如今已经拥有近19万粉丝、收获了132万次点赞 。 他的文字引发了许多人的情感共鸣 , 许多网友亲切地叫他“小马警官” 。 不过 , 他给自己安的头衔还有:劝架达人 , 指路小能手 , 轰黑车专业户等 。
上周一个平平常常的工作日清晨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在他值班的地铁站口见到了他 。 他穿着警服、戴着眼镜 , 身材比较清瘦 , 与他的文采相比 , 本人倒显得有几分腼腆、内敛 。 正值早高峰 , 马拓像每天一样早早来到站口开始了巡逻工作 。 他巡逻的路线每天都差不多:走进站厅、走上站台 , 从站台头走到站台尾 , 再从站台尾走到站台头 , 然后下来、再重新进站——就这样完成一个又一个小“闭环” , 周而复始 。 至于具体步数 , 马拓没刻意算过 , 但一万步肯定是个“起步价”了 。 如果是在重点站执勤 , 一天至少要巡逻个十几圈 , 除了巡逻 , 早晚高峰也会在安检机边站着配合安检员工作 。
这天情况还好 , 一上午无事发生 , 对于马拓来说 , 这也是日常的一种 。 如果有事要办 , 也大抵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疏导客流、维护治安、处理乘客求助 。 比如有人丢了东西 , 书包、手机、首饰;比如地铁口小摊贩一些扰乱秩序的行为;再比如夜深的时候 , 有人烂醉在站台……尽管大部分是小事 , 马拓也会像其他民警一样要用最快的速度出警 , 一丝不苟地处理好 。
同样是着急赶路
晚高峰的案情却比早高峰低
挤 , 是大部分人提起北京地铁早晚高峰时的印象 。
马拓是个85后 , 今年已经是他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了 。 七八年前 , 马拓刚工作那会儿在西二旗站执过勤 , 那时的西二旗站还没有扩建 , 面积特别小 , 安检挤、站台也挤 , 排队等着进站的乘客能在站外排出好几里地去 。 一挤就容易打架 , 那段时间马拓接到的报案大多数是这种磕磕碰碰、你推我搡的小纠纷 。 后来西二旗新二期站建成了 , 这个情况才好了很多 , 但那种拥挤不堪、焦头烂额的不适感却被马拓深深印在了脑海里 。
他还记得有一次 , 有两个年轻人在打架 , 等马拓挤到他们身边时 , 人都散了 , 甚至不知道是谁打的 , 颇有一种连打架都要赶时间、谁也不想耽误上班的感觉 。
马拓提到了一个现象:同样是着急赶路 , 晚高峰的案情却比早高峰低 。 大概是因为离家越来越近了 , 回家比什么都重要 , 所以与早高峰相比 , 他更偏爱地铁的晚高峰 。 这时的地铁里即使仍旧匆忙 , 但却有序 , 没有因为谁踩了谁一脚带来的争执 , 没有因为谁插队吵出的闹剧 , 没有票务纠纷 , 没有火冒三丈 , 同样的事要是放在早高峰 , 可能又得多好几起纠纷出警 。
到了晚高峰时 , 马拓喜欢换上便装 , 从进站口走到站厅里和站台上 , 查看站内外有没有堵口揽客或是散发广告的小商贩 , 防止他们阻挡行人回家的脚步 。 与熙熙攘攘的归家大部队不同 , 他的步伐甚至显得有点悠闲 。 对马拓来说 , 这恰恰是一个容许他观察形形色色乘客的机会 , 颇有些浪漫主义情怀 。 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