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李零:|从文物看山西: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二 )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路就是现在的京广线 。 从北京到盘龙城 , 这条路是商人的路 。 图中的中间这条路是夏人的路 , 西边是周人的路 , 北边是秦人修的秦直道 , 南边是李白说的蜀道 。 夏商周三个版块各有一条纵向的路 。 那条横向的路 , 宝鸡西安一直到连云港 , 就是现在的陇海路 , 这是古代最重要的一条航道 。 这条横道是夏商周都要利用的一条大道 。
山西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山西是东周的后院 , 它在洛阳的背后 , 是一个胡骑南下的大通道 。 洛邑到周室东迁时就成了天下的中心 , 周室东迁时依靠了晋国和郑 。 现在从郑州去洛阳的时候 , 你可以看到那也是一个大走廊 , 郑州卡着东边的口 , 函谷关和潼关卡着西边的口 , 洛阳就在这个走廊里面 。 晋国居高临下 , 控扼崤函门户 , 瞰制东西大道 , 是洛阳背后最大的靠山 。 所以那之后晋国和郑国正好卡住了交通要道 。 古人说“平王东迁 , 晋郑是依 。 ”道理在此 。
山西|李零:|从文物看山西: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本文图片

今郑州到洛阳地形图
上面我们还介绍了一条胡骑南下的大通道——来自东三省和蒙古高原的两股势力穿行山西 , 山西像漏斗一样 , 这个漏斗下面就漏到洛阳去了 。 从地图上看 , 山西太原下面延伸出两条“路” , 一条到西安 , 一条到洛阳 。 而胡骑南下一定会穿过山西到下面这两个最热闹、最重要的地方去 。 甚至晚进到明清时期 , 李自成逃跑也要穿过山西 。 秦始皇东巡回来 , 也要从山西穿过去再回咸阳 。
这是我们对山西的地理特点的一个介绍 。
二、历史:从《晋文化颂》和《三岔口图》说起
我们下面来谈谈山西的早期历史 , 也就是谈谈它的史前文化背景 。
苏秉琦先生在1985年写的《晋文化颂》:“华山玫瑰燕山龙 , 大青山下斝与瓮 。 汾河湾旁磬和鼓 , 夏商周及晋文公 。 ”苏先生写的诗 , 因为在山西开晋文化讨论会 , 所以张政烺先生就用篆书抄了这个诗 , 他抄了一式两份 , 一份挂在苏秉琦办公室的墙上 , 那幅字现在已经不知所踪 。 这一幅是送给山西省考古所的 , 所以我们还能看到 。
山西|李零:|从文物看山西: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本文图片

《三岔口图》是苏秉琦先生手绘的图 , 关于这个图 , 郭大顺先生做了一个图解
郭大顺在《从“三岔口”到“Y”形文化带——重温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华文化与文明起源的一段论述》一文中谈及:“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 , 是苏秉琦先生对中原与北方这南北两大文化区从史前到商周时期古文化发展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形象比喻 。 “三岔口”指的是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地区在北方地区商以前古文化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所谓‘三岔口’ , 指的是它东北方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为一方;它西南方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夏商文化’为一方;它西方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为另一方” 。 三方的文化因素在张家口地区“碰头” 。
山西|李零:|从文物看山西: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本文图片

郭大顺文中所示“中原与燕山南北地区古文化交流路线示意图”
刚才我们讲山西像一个漏斗 , 漏斗的口就在大同 , 我们经常讲的北方地区 , 一个是东三省 , 一个是内蒙古 。 东三省有红山文化 , 从燕山的北面过来 , 经过河北蔚县的西河营掉到“漏斗”里头 , 内蒙古中西部就在大青山底下 。 图上标了一个朱开沟 , 朱开沟是大青山底下的一支考古文化 , 但是今天大家给它起了一些别的名称 。 然后这两股力合起来往下走 , 经过白燕到陶寺 。 他先画了一个陶寺 , 又把它涂掉了 , 然后陶寺下面写的是曲村 , 也就是晋侯墓地 。 然后也写了侯马 , 这样穿下来 , 然后我们一拐弯画的是这个“华线” , 实际上就是指的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