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李泽厚逝世丨他以人最本质的情感作为哲学的底色( 二 )


不过 , 虽然《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 , 但他认为 , 自己1988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为重要 , 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 , 这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 。
“你讲情感 , 那还算什么哲学?”
进入21世纪后 , 李泽厚通过《历史本体论》一书 , 将自己的哲学构想概括为“情本体” 。 他认为:人是生理存在 , 更是心理存在;人是精神存在 , 更是历史存在 。
众所周知 , 西方哲学素来重视理性精神 , 从柏拉图到康德 , 都把理性、情感、意志分开解读 , 从这三个方面生发出哲学、艺术、伦理等 。 所以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才会显得格外特别 , 并因此而“出圈” , 被许多普通人所听闻 。
思想史|李泽厚逝世丨他以人最本质的情感作为哲学的底色
文章图片

李泽厚
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 , 则同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 他自己也曾提到 , 当年社科院哲学所有位同事听他讲起“情本体”的构想时 , 十分惊讶地说:“你讲情感 , 那还算什么哲学?”但李泽厚坚持认为 , 讲情正是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 。 他把人性中情感的部分视为“最后的实在”和“人道的本性” , 也是一种独特的东方智慧 。
在他的《己卯五说》一书中 , 李泽厚还提出了“巫史传统” , 以此解释中西文化脉络有别的缘由 。 他认为 , 所有原始民族都有巫的阶段 , 但大多数的民族 , 尤其是西方 , 它的巫术后来分化了 , 一方面变成科学 , 另一方面变成宗教 。 而在中国 , 不管是孔子、孟子 , 还是汉代的“天人合一” , 或是宋明理学的心性修养 , 既是一种信仰 , 是情感性的 , 同时又是理性的推理 。 信仰、情感和理性思辨是糅合在一起的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乔雪阳
编辑|段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