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李泽厚:好的教育,是一趟“美的历程” | 头条( 二 )


比如说 , 你的学校有什么样的一个文化氛围?氛围是个很微妙的东西 , 是人的一种感受 。 学校的环境、教师的专业特点、授课方式和他的品德、修养 , 教师跟学生的交往 , 这些都和这个氛围有关系 。
学校要把教育搞好 , 文化必须搞好 。 你是怎么培养人的 , 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 。 文化建设不是表层的事 , 而是非常深的工作 , “教育—育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的其他方面 。
05
填鸭式教学是最丑陋的教学
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太大 , 从幼儿园到大学 , 到研究生 , 到高校教师 , 问题太严重了 。 从中小学开始 , 搞那么多课程 , 把学生逼得那么紧 , 一些人才都被他搞傻了 。
现在的学校 , 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用分数来评比 , 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学习是错误的 , 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科本身有兴趣 , 那是内在的兴趣 , 自己有兴趣 , 例如他对数学有兴趣 , 对物理有兴趣 , 对历史有兴趣 , 他本身觉得有意思 , 他愿意去学 。 教学的核心目标正是要引导学生这样 。 评比是外在的 , 他几分 , 我几分 , 那是副产品 。 你学得好的话 , 你当然就考得好嘛 , 也不一定每次都考得好 , 有偶然性嘛 。 但总之分数只是一个副产品 , 而且是最不重要的副产品 , 现在把副产品当成正产品 , 那是伤害学生!学习兴趣怎么能靠评比评出来呢?
我们要好好研究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 教育的关键是怎样让儿童心理正常发展 。 心理发展、人格健全最重要 , 而现在那种填鸭式教学是最残忍的教学 , 它只能摧残青少年儿童的心理 。
06
美育 , 始于教师上课的节奏、韵律、声调
美育最简单的一点 , 是注重形式感的建立 。
美感就是形式的感觉 , 均衡啊 , 对称啊 , 人从这里面获得一种愉快的感觉 , 这就是美 。 具体到教学上 , 比如教师上课怎么注意上课的节奏、韵律 , 包括声调的抑扬顿挫 , 就跟读文章似的 。
为什么中国的文章老是要朗读、要背诵?因为只有读出来才可体味到抑扬顿挫的形式美感 , 也就是说 , 教课过程要有起伏高低 , 课开始讲什么 , 怎么把它讲得很好 , 一堂课本身是有比例的 , 这些都是形式的问题 , 美育其实包含其中 。 同时 ,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 它本身的形式就包含美育的问题 。
总之 , 通过形式感来具体把握 , 这是很重要的方面 , 可以做很多具体的研究 。 这些研究如果能够普及到学校 , 对老师、学生大有好处 , 这才是真正符合教育心理的教育学 。 应该注意读教育心理学的书 , 研究如何具体应用 , 形式感如何融入其中 , 各有特色 。 这是善莫大焉 , 千秋万世之功 。
07
教学之道
1.做人文学术要一步一步 。 基本的是多争取自由时间 , 读书要广 。 一开始先选择较小的课题做透 , 严格训练自己 。 要大量阅读钻研已有文献 , 了解课题的历史背景和主题 。 做了专精研究后再由点到面 。
2.文章要简洁清晰地表达 , 言之有物 , 最好是有新见解 。
3.明确自己的个人定位 。 学术研究与个人的气质有关 , 要发挥自己的长处 。 学术研究可以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 。 但扎实的基本功是必需的 。
4.做关于中国的学问 , 要懂西方 , 当前的西方学术动态是不能忽略的 , 要有比较的视野 。
5.要自由独立思考 。 也要多和老师 , 包括同学讨论交流想法 。 要有问题感 , 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
6. 看问题要有历史的眼光 , 这样可以看得更深更准 。
7.耐得住寂寞 , 方能有所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