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李泽厚的思想指向的是未来|专访刘悦笛

李泽厚生于1930年 , 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 , 他在青年人里极具影响力 。 作为在美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 ,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多部作品 , 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美学|李泽厚的思想指向的是未来|专访刘悦笛
文章图片

李泽厚 。
刘悦笛是这众多读者中的一位 , 如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研究员 , 擅长美学研究 。 刘悦笛和李泽厚在学术上有共鸣 , 即便隔着四十多岁的年龄 , 他们依旧常常就学术、思想问题喝酒论辩 。 近年来 , 刘悦笛倡导的“生活美学” , 被他认为是接续着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继续进行的事业 。
在刘悦笛看来 , 李泽厚是一个“很难被明确定义”的人 。 他对“中西马”哲学都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 批判吸收各家众长 , 构建了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思想体系 。 跨越数十年 , 他提出的“情本体”等思想不仅对我们看待当下的世界有着重要的启发 , 更是指向未来的 。
采写 | 刘亚光
01
“真”“善”“美”的思想体系
新京报:李泽厚先生可以说影响了很多代读者 , 作为一名70后学者 , 你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李先生的作品?
刘悦笛:李老师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 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是在看了李老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这些书之后 , 走上了学习哲学和美学的道路 。 现在这些书也都很有影响力 。 我个人是差不多在高中的时候就看到了李老师的作品 , 后来这些作品也激发了我去做中国哲学、美学研究 。
新京报:你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与李老师有过学术、生活上的交往 , 在交往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没有让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刘悦笛:李老师有很多特点 , 但是给人最深刻印象的一定是他的“直接” 。 他对你的赞美和批评都是直言不讳的 , 不会做很隐晦的表达 。 这给人一种在交流时的平等感 , 我们相差44岁 , 但我在和他的交流中也丝毫没有顾忌 , 而是相互直来直往地辩驳 , 他也丝毫不会介意你去批评他 , 但他总如不倒翁般地驳不倒 。
新京报:学者之外 , 李先生也是良师 , 包括赵士林、赵汀阳等在内的许多出色的学者都是他的学生 。 在带学生这方面 , 李老师也是十分有特点 。
刘悦笛:李老师带学生基本上是自由主义式的 。 他从不规定学生一定要做什么 , 比如他讲实践美学 , 但他学生里其实没有多少做人类历史本体论和实践美学的 。 他和学生的交流和我们一样 , 都很平等 , 从来不会运用什么权威去压你 。 他也是一个好辩的导师 , 特别喜欢和学生争论 , 然后一下抓住某个讨论问题的要害 。 他的学生很少有风格也和他相似的 。 晚年的时候他曾经表达过遗憾 , 觉得自己带学生带少了 。
美学|李泽厚的思想指向的是未来|专访刘悦笛
文章图片

《批判哲学的批判》 , 作者: 李泽厚 ,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新京报:我们知道 , 李先生做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非常具有原创性 , 比如他提的“实践美学” 。 你的研究专长也是美学 , 这些年也在提倡“生活美学” 。 “生活美学”和“实践美学”有怎样的关系?在美学上 , 李先生对你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刘悦笛:影响很多 。 李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他晚年提的“情本体”和以其为核心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 在某种程度上 , 可以说我现在这十年来做的工作 , 是要接续着李老师的说法来讲“情本体”,建构一个中国人的情理哲学 。 我觉得就像李老师讲的 , 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应该“登场”了 , 我对此深怀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