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考古|《华夏考古》2021年第5期要览( 六 )


河南濮阳高城遗址是东周时期卫国的都城 , 并一直延用到西汉 。 《水经·瓠子河注》:“河水旧东决 , 迳濮阳城东北 , 故卫也 , 帝颛顼之墟 。 ”发掘者断定该城是汉武帝时期黄河在瓠子河决口时被冲毁的 。 城外护城壕的上层淤土内包含有西汉陶片的地层很可能是瓠子河决口的淤积层 。
通过对商丘地区黄泛遗存的研究 , 荆志淳等先生推断:“根据对地层和古地貌的研究 , 我们知道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汉代前后商丘一带的地貌条件相对很稳定 , 以成壤作用为主 , 当时的自然地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 基本在同一水平上 。 汉代以后沉积开始加快 ,但对地貌的变化影响并不是很大 , 自然地面的加积比较缓慢 。 一直到北宋末年黄河南泛以后 ,沉积作用开始迅速加快 , 大量黄泛泥沙堆积下来 , 彻底地改变了商丘一带的自然和文化地貌景观 。 ”
在河南开封新郑门的发掘中 , 发现了与1642年、1841年两次黄河泛滥相关的文化与自然地层 。 其中清代1841年的水灾淹没的开封郊区的农家院落距现今地表约4米 , 位于开封通往郑州的大道北侧 , 与大道仅相隔一条水沟 。 院落门前另有一条小径通往西侧的水井和农田 。 院内有两间碎砖为基、泥垛作墙的草房 , 位于院落中后部偏西的位置 , 院内坪面整洁 , 石臼、水缸、瓷坛分散摆放 。 (图八)
华夏考古|《华夏考古》2021年第5期要览
本文图片

图八 开封新郑门的洪泛地层[Michael Storozum1et. Geo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the AD1642 Yellow River food that destroyed Kaifeng ,a former capitalof dynastic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 (2020) 10: figure 3]
过去考古学家对黄河泛滥造成的遗迹、遗物的研究 , 大都是用黄河泛滥来讨论考古遗址 , 现在提出在“黄河考古”的语境中重新定位 , 就需要转换思路 , 用考古材料来探讨黄河泛滥的历史 。
五、结? 语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领域的“黄河考古” , 可以说是传统考古、黄河历史和地质考古的交叉学科 。 其目标是作为一个自然实体的黄河及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 , 所用材料主要有文化遗存、文献记载和自然堆积等 。 有意研究“黄河考古”的学者 , 应该以自己的学术专长为基点 , 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的视野、境界、理论、方法和技术等 , 尽量全方位地对黄河进行研究 。
黄河考古的课题绝非仅有本文展开的几点 。 例如有关黄河上游堰塞湖的研究无疑应属黄河考古 。 笔者早年对孟门、龙门传说的讨论 , 是在夏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 , 对晋陕黄河之上两个关键地名的起源与移动进行重建 , 也应该算是黄河考古 。
审核|刘海旺
设计|牛维
出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