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古人云:“玉不琢 , 不成器 。 ”美玉只有经过必要的人为雕琢 , 方可成为有用的器件 。 纵观玉器发展史 , 早期制玉经历过“以石攻石”的阶段 , 后期随着解玉砂的发现及使用 , 皮革、木竹、骨角、金属等各类材质的制玉工具相继出现 , 进而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制玉工艺 。
然而 , 玉器虽起源较早 , 但相关的工艺记载却付之阙如 , 直至明清时才见有少量著作传世 , 如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清代李澄渊《玉作图》等 , 其中尤以《玉作图》所述最为详实 , 全书采用图文并陈的形式 , 对古代制玉所涉及的步骤、工具及方法等问题均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 针对古代制玉工具一项 , 其主要包括片具、砣具、线具、管具及桯具五大类 。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片具切割的应用
(采自清代李澄渊绘《玉作图》)
1、片具的形状与操作
片具是一种呈扁平长条状的制玉工具 , 一边有无齿平刃 。 其使用方法有如锯子一般 , 藉由来回拉切 , 借助解玉砂锉磨 , 以消耗玉料 。 实际操作中 , 为避免因施力不均或玉质结构差异等因素产生的过度偏斜 , 古时多采用双向对切法进行剖割 。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片具切割示意图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新石器时代 玉斧
2、片具的功能
片具适用于切割 , 其不仅可在不规则块状玉料上切取平面 , 还能将厚块玉料分剖为若干片 , 以适应片状玉饰的制作 。 在制作成对片饰器时 , 为使成对玉饰造形规矩齐整 , 通常会先用厚块状玉料制作出基本造型 , 再用片具进行分剖 , 这被称为“成型对开”法 。 而部分以成型对开法制作的成对器物 , 还保有片具切割痕迹 。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战国时期 玉龙一对
3、片具的使用特征
使用片具双向对切时 , 两边的切割线通常难以完全对齐 , 从而在分剖的玉料表面常留有平直状台阶痕迹 。 从出土材料统计来看 , 台阶状切割痕迹最常出现于春秋战国及以后的片状玉饰 。 如山西省太原市春秋晚期晋国赵卿墓中出土的一件未完工龙形佩 , 仅初步制作出首、身、尾及鬣毛等龙形基本轮廓 , 其中龙首与颈部之间 , 见有一道明显的平直切割痕迹 , 是片具双向切割的典型特征 。 相同痕迹还可见于湖北省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等处出土玉器 。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齐家文化 玉璧
解玉砂|认识古代的治玉工具
本文图片

红山文化 勾形玉饰
值得注意的是 , 若以春秋战国时期片具的使用特征为基准上溯 , 不难发现商周时期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与齐家文化玉器之上 , 也见有类似阶面平直、高度极浅的切割痕迹 , 显然均应是由十分薄利的片具所造成 。 从史料研究来看 , 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铁器时代 , 以金属类片状工具制作出此类切割痕迹不足为奇 , 但新石器时代所出现的此类切割痕迹为何种材料工具所出 , 则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