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运营官|来,计算一下你在领导心中的“价值感”有多强,是否会被替换掉( 二 )


举个例子 , 某个工作中需要具备4个技能:PPT、英语、谈判、沟通 , 不同人员的技能组合如下 。

解释:
在“价值感”的主观评判中 , 所有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加成的(即为100x100=10000) , 而不是简单的加减(即100+100=200) 。
当你在别人心中有了一定价值之后 , 如果你再展现出其他的能力 , 你在别人心中的价值就是一种乘积关系 , 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或者“强者恒强”的效果 。
所以 , 个人的“技术集群”就是你的一组技能的“马太效应”:每个技术都不错 , 在合适场景中能够拿得出手 , 你就拥有了最强的“价值感”和职场护城河 。
如何建立自己的“技术集群”?找到自己的技术集群 , 并在时间、精力、重要性方面做出权衡 , 从而构建出个人最佳的“技术集群” 。
1、找到当前的技能组合:不同的岗位都有对应的技能组合 , 你可以列出工作中所有涉及到的技能列表 。 先不要排序 , 只是尽可能全面地列出这些技能 , 方便后面的筛选 。
2、按照重要性和使用频度进行排序 , 确定最主要的前5个技能 。
3、对这5个技能按照百分制打分 , 相乘后算出“价值感” 。
你按照自己的能力 , 实事求是地打分 , 及格就打60分 , 能够给100个人的大型培训活动做培训课程的就打100分 。
打完分之后 , 对每个分数再减去5分 , 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 所以这里要挤一下水分 , 尽可能减少偏差 。
对计算后的分数进行形成 , 这个乘积就是非常接近你在领导心中的“价值感” 。
4、设置对照体:对单位其他同事打个分 , 算出他们的价值感 , 然后进行排序 , 确定你的位置和差距 。
5、投入资源 , 调整技能分值 。
调整原则是:让最重要的技能分值尽可能地长(发挥优势) , 让最短板的技能补齐一些(规避短板) 。
在木桶理论中 , 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致命伤 , 不一定要将它提升到最长 , 至少不要拖整个木桶的后腿 。
调整的目标是:你可以在大多数场合中都不比别人差 , 在某些场合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 尽可能地拉开与别人的分数乘积值 。

将所有技能组合起来 , 形成你的“价值感”
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如果你与某个同事的“价值感分数值”很接近 , 但是在日常中领导更器重他 , 那么就说明他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 例如能说会道、善于从领导角度思考问题等 。
要么你提升这些方面的短板 , 要么进一步加大自己的独特优势 , 我建议双管齐下 。
2、如果领导特别重视某方面的能力 , 那么你要重新调整这个能力的分数值 , 例如将这一项技能的分数上限从100分提升为150分 , 重点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
例如有的领导非常重视下属的业务能力 , 那么即使你是一名财务人员 , 也要对业务流程和各个环节的业务问题能够了然于心并脱口而出 , 那么在这方面的价值感就飙升上去了 。
3、定期发展新技能 , 不断扩大“技能集群” , 本质上就是提升价值感 。
总结在工作中是否很容易被替代 , 取决于你在主管、老板心中的“价值感” , 即你在工作中主要能力的总乘积 。
1、列出工作中排序为前5位的工作能力 。
2、使用百分制对这5个能力打分 , 并算出总乘积 , 这个成绩就是符合“马太效应”的价值感 。
3、与其他同事进行横向对比 , 找到差距和优势 , 从而更好地发挥优势、规避短板 。
4、不断发展新能力 , 扩大“技能集群” , 提升价值感 。
【首席运营官|来,计算一下你在领导心中的“价值感”有多强,是否会被替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