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弼与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的开创|中国考古百年( 三 )


第一次西北考察的经费 , 本是斯文·赫定以开通柏林至北京的航线为由 , 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筹集的 。 但如果这条航线开通 , 航空权显然不可能掌握在中国手中 , 反而为西方直接干预中国内陆事务提供了便利 , 其目的本身并不纯正 。 在考察过程中涉及任务的分配 , 斯文·赫定有时也怀有私心 , 黄文弼申请前往的区域 , 他要么不批 , 要么就让瑞方考古学家贝格曼去 , 把机会最大的区域留给外国人 , 只给中方学者安排发现机会少的区域 。 甚至外国学者有时不顾禁令 , 私自测绘地图、挖掘文物 , 无视中国的主权 。
面对这种情况 , 有的学者选择忍气吞声 , 甚至配合外国人的非法行动 。 但是黄文弼却时刻不能容忍 , 屡次与西方人较劲乃至发生冲突 。 在刚加入考查团时 , 他就指出自己的任务“一者为监督外人 , 一者为考察科学” 。 1928年考查团抵达迪化(乌鲁木齐)后 , 黄文弼与徐炳昶一起努力劝说新疆军阀 , 成功阻止了德国开通柏林—北京航线的计划 , 虽然失去了汉莎公司的资助 , 但维护了中国的权益 。 在考察过程中 , 对地点的不公平分配反而激发了黄文弼的斗志 , 他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 , 多次孤身深入未知区域考察 , 最终采集的古物数量甚至要超过贝格曼 。 对于侵害中国主权的行为 , 黄文弼更是予以坚决的斗争 , 在居延海时 , 他支持徐旭生团长制止了瑞典人那林违规测绘地图的行为 。 1934年第二次考察中 , 更是多次阻止、举报斯文·赫定在新疆非法盗掘文物的行为 , 导致两人发生正面冲突并就此交恶 。 即使如此 , 黄文弼宁愿自己遭受诋毁和不公正待遇 , 也要坚定不渝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 通过抗争追求平等 , 维护国家主权 。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底 , 黄文弼还曾被西北大学推荐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组织的“战时文物损失调查团” , 准备赴日本追回被侵略者掠夺的中国文物 , 黄文弼为此做了积极准备 , 可惜未能成行 。 1960年2月 , 黄文弼又与尹达、夏鼐、徐炳昶、郭宝钧等人共同发表抗议文章《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劫夺我国在台湾的文物》 。 可以说在维护国家主权、追求公平方面 , 黄文弼一直屹立在战斗前沿 。
|黄文弼与中国丝绸之路考古的开创|中国考古百年
本文图片

▲ 1957年5月 , 黄文弼与中国科学院同事合影 , 左起分别为苏秉琦、徐炳昶、黄文弼、夏鼐、许道龄、陈梦家 。
▍最后 , 黄文弼确定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基本领域和理论方法 。
丝绸之路考古之所以成为考古学研究的一个专门方向 , 因为有其特有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方法 , 并不是说在古代丝绸之路所在区域做过考古工作就算丝绸之路考古了 , 而是要通过研究丝绸之路沿线遗存之间的相互关系 , 重建古代交通路网 , 探讨东西方不同文明间互动交流的内容、形式、深度与广度 。 从这一点来看 , 黄文弼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系统从事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学者 , 对该项研究有颇多的开创 。
交通路网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一直是黄文弼关注的重点 。 他的《张骞出使西域路线考》《两汉通西域路线之变迁》《汉西域诸国之分布及种族问题》《谈古代塔里木河及其变迁》《河西古地新证》《古西王母国考》《大月氏故地及西徙》《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重论古代大夏之位置与迁徙》《论匈奴族之起源》《前汉匈奴单于建庭考》《高昌疆域郡城考》《略述龟兹都城问题》《焉耆博斯腾湖周围三个古国考》《罗布淖尔水道之变迁及历史上的河源问题》等论著 , 详细分析了两汉丝路沿线古城、古国、古人群的分布位置、关系和不同时期交通线路的细节复原及变迁历史;而《汉通西域后对西域之影响》《雅尔崖古冢中陶器之研究》《兽形足盆形象考释》《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复原并校记》《绢画伏羲女娲神像图说》《汉文写本残纸简释》《古楼兰国历史及其在西域交通上之地位》《楼兰土著民族之推测及其文化》《佛教传入鄯善与西方文化的输入问题》《波斯古史及与中国文化之关系》等 , 则详细分析了丝路沿线不同文化因素及其来源 , 是最早专门研究丝路文化交流的系列著作 。 其中很多思路和观点 , 至今仍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