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他写作了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 八 )


当代小说家阿乙曾说 , 他渴望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致命经验:“陀思妥耶夫斯基整个的人生、写作都跟这个很有关系 。 等于是从刑场上拉上来了 , 还有一起拉到刑场上的一个人当场就疯掉了 。 我们缺乏这样的致命经验 。 ”致命经验反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的写作 , 他对生活中煎熬部分的持续接触 , 包括参与运动、参加论战、几乎被枪决、被流放 , 承受和克服现实带来的生存压力 , 那种生死场始终压在灵魂上的重负 , 给予了他持续的震颤体验 。
在上帝已死成为流行口号的十九世纪 ,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的写作视为奉献神明的天启 , 他信奉崇高 , 把自己的文学作为对抗虚无主义的武器 , 这使得他的文字兼顾了深刻的现实感 , 又具备了近现代小说愈来愈稀缺的“心灵史诗”的品质——那唤起人们思考形而上的哲学问题的力量 。 这种“现实的煎熬与天启的使命感”双重熔炼 , 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学 。
他把小说这一文体的深度 , 尤其是在哲学、宗教、神学等维度上的深度 , 开拓到前人所未有的高度 。 直到如今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并未褪色 , 反而愈发彰显着强劲的生命力 。 他的小说不是对现实的回避 , 而是在对现实的逼近中 , 对灵魂的一次次漫长跋涉 。 他既不提供乌托邦的幻影 , 也不对现世进行抒情的美化 , 而是向世人展现生存的艰难 。 但到头来 , 他想要告诉读者的不是逃避 , 而是面对 , 去正视和严肃地审视人生 , 全情投入地活下去 , 哪怕生活在阴沟里 , 也不放弃对星空的渴望;哪怕眼前是命运的巨兽 , 也不放弃斗争的勇气 。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他写作了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
本文图片

陀思妥耶夫斯基雕像
今天不缺乏文学技巧精湛的作家 , 但缺少如此直面哲学问题、具备跨学科能力、持续如一地面对肮脏现实的作家 。 在一个崇高消亡的年代 , 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绝迹 , 人们越怀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 越反衬出这类作家的退场 。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作家 , 正如同中国很难再有第二个鲁迅 。
陀思妥耶夫斯基留给后辈的遗产 , 不仅仅是他横跨文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写作能力 , 在今天 , 当我们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 其实也是在纪念 , 一个人肩住命运的重负 , 直面肮脏现实的决心 。
感谢糜绪洋、魏东对本文的校对
参考资料:
1、【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 岳麟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6-8;
2、【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 耿济之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04-03;
3、【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 , 荣如德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5-1;
4、【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 , 臧仲伦译 , 译林出版社 , 2002-5;
5、【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 , 臧仲伦译 , 漓江出版社 , 2019-10;
6、【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 , 收入《穷人》《白夜》《赌徒》 , 荣如德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4-11;
7、【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不单靠面包活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 , 冯增义/徐振亚译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3-10;
8、【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集》(上下) , 郑文樾/朱逸森译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2010-1;
9、【美】约瑟夫·弗兰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第1至第4卷 , 戴大洪、刘佳林译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2020年;
10、【美】乔治·斯坦纳:《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严忠志译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