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

《美德之心》 , 李义天著 , 商务印书馆2021年7月版 。
提起“美德伦理学” , 人们可能会感到不明觉厉 。 但“美德”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 一方面 , 人们自小就被教育要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 , 在生活中也常常使用“诚实”“慷慨”等表达美德的词汇 。 同时 , 当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时 , 我们可能也会思考 , 如果某个富有美德的人处在我们的位置 , 他会怎么做?事实上 , 在进行这样的思考时 , 我们已经采用了“美德伦理学”的思维方式 。
近年来 , “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渐成趋势 。 而在这一趋势中 , “美德伦理学”与“心理经验”的关系已成为哲学思考和争论的关键:一方面 , 美德伦理学注重把握行为者的心理状态 , 如情感、知觉等 , 而这恰恰是它的主要对手——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短板 。 但另一方面 , 美德伦理学也往往会在相关话题上遭遇挑战:伦理学内部的批评者认为 , 包容“情感”“欲望”等心理要素的美德伦理学不够稳定且不易把握;而当代心理学中的物理主义和情境主义 , 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美德伦理学的心理基础发出质疑 。
在此背景下 , 李义天教授的《美德之心》一书试图建构一种基于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知识体系 , 以求“让美德伦理学的基础更为巩固” , 这样的努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 就笔者的理解 , 该书的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回顾与巩固 。 作者回顾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亲缘性” , 并巩固性地论证了关注心理经验何以成为美德伦理学的独特优势;二是建构与澄清 , 作者建构了基于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学 , 对“美德伦理学究竟考虑哪些心理要素 , 如何安排这些要素”做出了解答;三是辩驳和回应 , 作者忠实呈现了美德伦理学在心理话题上遭受的挑战 , 并对此作出了回应 。
回顾与巩固:
伦理学应当如何对待心理学?
在生活中 , 我们常常使用这样的词汇:“仁爱恻隐”“善解人意” , 它们既是带有道德意味的称赞 , 也是对心理状态和心理机能的形容 。 从这些表述中不难发现 , 日常语境下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往往与心理经验密不可分 。
在本书中 , 作者首先对伦理学与心理学的“亲缘性”进行了思想史的梳理 。 这种亲缘性主要以两种方式得到体现 , 一来 , 伦理学追求的良好生活离不开理想的心理状态 , 二来 , 道德行为的实现有赖于心理机能的成功运转 。 例如 ,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 , 灵魂被分为“欲望”“激情”和“理性” , 只有当较高级的理性统辖另外两者时 , 灵魂才处于良好的秩序之下;斯多亚学派认为有德之人具有“宁静”的心理状态 , 实现这种状态则要求人们认识支配自然的理性并依此而行 , 从而需要发挥认识自然的理性能力;基督教的道德戒律同样涉及神恩与欲望的斗争 , 被神恩充满的状态是理想的伦理生活;晚近的康德伦理学则认为普遍必然的定言命令出自理性的自我立法 , 并通过“崇高感”激发行动……
尽管不同的伦理学体系都对道德心理有所设想 , 但它们赋予心理经验的地位各不相同 。 作者沿袭了美德伦理学的一贯立场 , 认为相较于美德伦理学 , 当前占支配地位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日常心理经验 , 并因此陷入理论困境 。
何以如此?我们不妨借“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来说明不同伦理理论在道德心理上的差别 。 如果眼前有小孩即将落井 , 毫无疑问 , 功利主义和义务论会提出相同的道德要求——认为我们应当施救 。 但它们给出的道德理由却各不相同 。 功利主义者会认为 , 之所以应当施救 , 是因为这有助于促成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义务论则主张 , 施救可以成为一项普遍法则 。 然而 , 二者都忽视了人们真实的心理经验 。 不妨试想 , 如果真的见到此情此景 , 那么我们可能无需诉诸这些原则 , 就像孟子说的一样 , 凭借近乎本能的 , 瞬时的恻隐之心伸出了援手 。 因此 , 纵然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给出的原则的确构成施救的理由 , 但这些理由却非真正进入了施救动机的“内在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