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 四 )


从当代心理学出发 , “物理主义”和“情境主义”是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对手 。 物理主义观察到 , 如果大脑中的某些结构被损害 , 那么相应的道德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 因此 , 它将包括美德品质在内的心理现象还原为依赖神经活动的物理现象 。 而情境主义则发现 , 在同一情境下 , 人们的行为趋于同一 , 在不同情境下 , 人们的行为不相一致 。 由此 , 情境主义认为 , 环境的作用超乎想象 , 不存在稳定的、在不同环境中保持一贯的品质 , 进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美德” 。
对于物理主义的挑战 , 作者认为 , 物理主义的实验仅能说明心理活动“表现为”(be represented as)何种生理现象 , 但却不能证明该心理活动就“归因于”(be attributed to)这种生理现象 。 对于情境主义的挑战 , 作者则认为 , 情境主义的观察和美德的存在并不矛盾 。 首先 , 有美德者偶然也会“失态” , 这是一种“特例” 。 其次 , 行为者的品质稳定性不一定是贯穿一切情境的稳定性 , 而仅仅是贯穿某一类情境的稳定性 。 再次 , 就算情境主义表明 , 许多行为者无法稳定地表现包括美德在内的品质 , 也只能证明美德的实现颇有难度 , 而没有证伪其可能性 。
基于道德心理学的视角 , 在回应美德伦理学的核心争论时 , 作者既对过往论争进行了重构 , 也提出了原创性的观点 , 并以一种清晰且系统的方式将它们整合在一起 。 然而 , 其中一些回应的效力或许有待进一步探讨 。 以对情境主义的反驳为例 , 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攻击之所以有力 , 是因为它击中了我们对“美德”的一种常识性理解 , 即 , 美德需要具备一种跨情境的呈现能力 。 以“勇敢”的美德为例 , 如果某人只是在势如破竹的战斗中表现得毫无恐惧 , 却在身陷重围时惊慌失措 , 那么我们很少会认为此人具有“勇敢”的美德 。 之所以人们直觉上认为美德需要带有超越情境的连贯性 , 是因为只有如此 , 美德才具有足够的规范性 。 如果按照作者的策略 , 认为“美德”可以仅在同一情境中具有稳定性 , 并在相当程度上容纳特例 , 那么美德就很可能失去规范性 。 例如 ,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身处重围 , 尝试思考一位有美德的人会怎样做 , 却发现即便他临阵脱逃 , 也被看作是“有美德”的 。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 , 我们没有理由战斗到底 , 而美德伦理学提供的道德理由显然也就失去了规范性 。
冯友兰先生曾提出哲学史书写的两种方式:“照着讲”和“接着讲” 。 在本书中 , 两种书写方式兼而有之 。 从“照着讲”的角度来看 , 本书梳理了“伦理”和“心理”的亲缘性 , 呈现出美德伦理学在心理问题上与其理论对手的交锋 。 从“接着讲”的角度来看 , 本书对上述交锋做出了颇具新意的回答 , 全面建构一种基于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学 。 就方法而言 , 本书不仅在伦理学维度上史论结合 , 力求出新 , 而且积极引入心理学资源并予以忠实准确的呈现 。 这对伦理学者来说殊为不易 。 通过本书 , 我们也可以看到 , 美德伦理学正以更具雄心的姿态面对时代:如果说它过去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现代规则伦理学的批评者 , 并在批评后者的过程中论证自身“合法性” , 那么在当下 , 诚如本书作者所说 , 美德伦理学正在夯实自身的理论根基 , 凭借现代知识语境和生活语境做出相应的修缮与调适 。
撰文|谢廷玉
编辑|李永博
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