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 二 )


这种忽视会带来何种后果?在许多情境下 , 排除了心理经验的理由显得僵硬刻板 , 也不足以激发道德行为 。 迈克尔·斯托克曾举例道:假设有人生病住院 , 他的朋友 , 一位康德主义者前往探望 。 患者对康德主义者释出的友情表示感激 , 但后者却说:“我不是因为友情才来看望你 , 而是因为这是一项普遍的道德义务 。 ”不难发现 , “关心朋友”常被看作是一种道德高尚的心态 , 但义务论伦理学却否认了这种心理经验的道德价值 , 使其评判显得背离常识 , 僵硬刻板;从另一方面来看 , 真正会出于“普遍道德义务”去看望朋友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 它远不如“友情”能激发人们的行为 。 因此 , 在许多情境下 , 义务论提供的理由违背直觉 , 欠缺激发性 。 这对于一种伦理理论而言无疑是不小的缺陷 。
相较而言 , 美德伦理学的确更能包容心理经验 。 美德伦理学提供的理由与富于美德的行为者有关 , 例如 , 救助落水的孺子或看望生病的朋友之所以正当 , 是因为富有美德的人会这样做 。 而富有美德的人恰恰也富有恻隐之心、朋友之义等积极的心理经验 。 因此 , 接受美德伦理学并不违背常识和直觉 , 而美德伦理学提供的理由也具有更强和更精准的激发性 。
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
文章图片

《美德伦理学》 , (新西兰)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著 , 李义天译 , 译林出版社2016年4月 。
建构与澄清:
美德伦理学可以具有怎样的心理知识
诚然 , 美德伦理学更能包容心理经验 , 但具体到“美德伦理学如何包容心理经验” , 仍有诸多先行研究未能透彻之处 。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美德伦理学“究竟重视哪些心理因素?怎样重视它们?这些因素究竟又怎样发挥效用、形成何种机理?迄今为止 , 其实并不清楚” 。 因此 , 澄清这些问题 , 意味着创造性地建构一种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知识体系 。
面对这种建构任务 , 作者首先刻画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实践推理模型 , 随后考察了直接参与实践推理的各个心理要素(理性、欲望、知觉) , 以及对实践推理亦有作用的感性因素(情感、移情、意图) 。 作者呈现出各个因素在推理过程中的作用 , 并阐明有美德的行动者如何调整它们 , 使之处于卓越状态 , 进而令实践推理臻于完善 , 成为实践智慧 。
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推理模型?一般的看法是 , 该模型表现为“实践三段论”:这种“三段论”的大前提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欲望 , 小前提是对具体情境和手段的把握 , 而结论则是一个指向性更加明确具体的欲望 。 在此不妨用更加日常的案例对此加以阐明:假设某人看到路边有老人摔倒 。 首先 , 某个行动者平时就比较善良 , 具有一种较为宽泛的欲望 , 那就是“帮助他人”(但不具体指向某个人);随后 , 他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特定的情境 , 有一名老人受伤倒地 , 亟须帮助;由此 , 这一行动者会意识到 , 为了实现作为前提的宽泛的欲望 , 他需要采取某种手段帮助这位老人 , 而这一结论也就呈现为一个较为具体 , 具有指向性的欲望 。
【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在这一过程中 , 有哪些心理要素参与其中?首先 , “欲望”构成了“大前提”和“结论” , 是实践推理的起点和终点 。 其次 , 在具体情境中 , 行动者需要通过“知觉”来识别当下情境的整体状况、分析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 。 例如 , 行动者必须知觉到“老人需要帮助”这一事实 , 并意识到可以施加帮助的种种手段(如呼叫医护、求助路人) 。 而“慎思”则使得行动者能够将具体的事实和普遍性的道德要求——他应实现的目的 , 或他所认可的道德规范联系起来 。 由此 , “欲望”“知觉”和“慎思”直接参与到实践推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