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 三 )


鉴于实践推理离不开这些心理因素 , 因此 , 美德意味着行为者通过参照共同体规范 , 或学习道德模范 , 将各个要素都调控到适宜而稳定的程度 。 有美德的行为者能够稳定地从好欲望出发 , 也具有敏锐的知觉和慎思能力 。 除此之外 , 有美德的人还需具备适宜的“情感”“移情”和“意志” , 因为它们也会影响实践推理 。 如“情感”就具有双重作用:首先 , 对于有美德的行为者而言 , 当他做出有美德的行为时 , 必然伴随某种愉悦的情感 , 因此适宜的情感是美德的伴生物 。 其次 , 情感也能激发行为 , 例如对于倒地老人的“不忍”能激发我们施以援手的欲望 。 而“移情”则可以与“知觉”配合 。 如果说知觉帮助人们洞察情境中的“事态” , 那么“移情”则提供了对“人”之境况的体察 。 例如 , 我们可能在看到倒地老人时感到设身处地般的“疼痛” 。 最后 , 只有坚定的意志 , 才能使得实践三段论的结论——具体的欲望付诸实践 。
值得一提的是 , 作者在展开讨论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对概念的澄清 。 例如 , 作者详细梳理了“欲望”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意涵 , 说明这一概念不仅指涉“较为低级”的肉欲 , 更可表达具有理性成分的“希望”“欲求” 。 同时 , 作者也详细辨析了“感觉”和“情感”的异同 , 凸显出“情感”是一种带有痛苦和愉悦体验的感觉 。 在进行这些辨析时 , 作者综合运用了词源学、概念史和分析哲学的方法 。 由此 , 该书不仅推进了美德伦理学的相关讨论 , 也推进了经典文本的阐释 。
书评|有美德的心灵如何运作?|《美德之心》书评
文章图片

亚里士多德画像 。
辩驳与回应:
为美德伦理学一辩
建构一种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学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彻底完成 , 事实上 , 作者仍需思考这一体系可能面临的挑战 , 并为之提供辩护 。
从伦理学内部出发 , 美德伦理学常被认为“不够稳定”且“不易把握” 。 而这两个因素都与心理经验相关 。 之所以说美德伦理学“不够稳定” , 部分是因为美德伦理学的实践推理容纳了情感等因素 , 而这些因素是易变的 , 被它们激发的行动也不一定是正当的 。 事实上 , 康德之所以拒绝承认感性因素的道德价值 , 就是因为它们无法稳定地确保道德行为的正当性 。 而之所以说美德伦理学“不易把握” , 则是因为美德伦理学只能给出一种“行动者条件”而不能给出充分的“行动指南” 。 换言之 , 纵然行动者将种种心理要素都调控到了适宜状态 , 美德伦理学在“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上依然是模糊的 。
首先 , 针对美德伦理学的“稳定性” , 作者认为 , 情感等因素本就无需稳定地保证行为的正当性 , 无需保证后者的是美德 。 美德并不是自然情感 , 而是情感经过“升华”和“约束”形成的稳定状态 。 真正决定“正确”和“善”的是伦理生活 。 因此 , 美德伦理学对情感的包容不意味着纵容:美德伦理学一方面有着外在于情感的正当性标准 , 另一方面主张调控甚至约束情感 。 其次 , 针对美德伦理学能否成为行为指南 , 作者认为 , 要求一种精确的、普遍客观的行动指南本就是当代伦理学的弊病 , 因为伦理生活注定是复杂的 , 伦理学只能以一种粗略和概要的方式说明道德真理 。 事实上 , 这样的说明并没有超出美德伦理学的力之所及 , 它可以通过开列美德清单等方式描绘“有美德者”具有的一系列品质 , 让行动者领会这些品质对行动提出的要求 。 更重要的是 , 即便有了“行动指南”(如一系列规则) , 行动者也需要选择应用 , 并正确应用这些指南 。 而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心理准备 , 后者恰是美德伦理学所具有 , 却被其他伦理学所忽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