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点 | 朱光潜: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 五 )


Rembrandt(伦勃朗)画过一些疲癃残疾的老人以后 , 我们见出丑中也还有美 。 象征诗人出来以后 , 许多稍纵即逝的情调使我们觉得精细微妙 , 特别值得留恋 。 文艺逐渐向前伸展 , 我们的眼界也逐渐放大 , 人生世相越显得丰富华严 。 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 , 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 , 有价值 , 值得活下去 。
教育|观点 | 朱光潜: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
文章图片

▲伦勃朗自画像
许多人嫌生活枯燥 , 烦闷无聊 , 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养 , 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 。 这种人最容易堕落颓废 , 因为生命对于他们失去意义与价值 。 “哀莫大于心死” , 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与留恋 , 就是不能以美感态度去观照事物 。 美感教育不是替有闲阶级增加一件奢侈 , 而是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 朱子有一首诗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这诗所写的是一种修养的胜境 。 美感教育给我们的就是“源头活水” 。
教育|观点 | 朱光潜: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
文章图片

▲Bato Dugarjapov
第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 。
这是德国唯心派哲学家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诸人所最着重的一点 , 现在我们用浅近语来说明它 。 自然世界是有限的 , 受因果律支配的 , 其中毫末细故都有它的必然性 , 因果线索命定它如此 , 它就丝毫移动不得 。 社会由历史铸就 , 人由遗传和环境造成 。 人的活动寸步离不开物质生存条件的支配 , 没有翅膀就不能飞 , 绝饮食就会饿死 。
由此类推 , 人在自然中是极不自由的 。 动植物和非生物一味顺从自然 , 接受它的限制 , 没有过分希冀 , 也就没有失望和痛苦 。 人却不同 , 他有心灵 , 有不可压的欲望 , 对于无翅不飞绝食饿死之类事实总觉有些歉然 。 人可以说是两重奴隶 , 第一服从自然的限制 , 其次要受自己的欲望驱使 。 以无穷欲望处有限自然 , 人便觉得处处不如意、不自由 , 烦闷苦恼都由此起 。 专就物质说 , 人在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 , 它的力量抵不住自然的力量 , 无论你有如何大的成就 , 到头终不免一死 , 而且科学告诉我们 , 人类一切成就到最后都要和诸星球同归于毁灭 , 在自然圈套中求征服自然是不可能的 , 好比孙悟空跳来跳去 , 终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
但是在精神方面 , 人可以跳开自然的圈套而征服自然 , 他可以在自然世界之外另在想象中造出较能合理慰情的世界 。 这就是艺术的创造 。 在艺术创造中可以把自然拿在手里来玩弄 , 剪裁它、锤炼它 , 重新给以生命与形式 。 每一部文艺杰作以至于每人在人生自然中所欣赏到的美妙境界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 美感活动是人在有限中所挣扎得来的无限 , 在奴属中所挣扎得来的自由 。 在服从自然限制而汲汲于饮食男女的寻求时 , 人是自然的奴隶;在超脱自然限制而创造欣赏艺术境界时 , 人是自然的主宰 , 换句话说 , 就是上帝 。 多受些美感教育 , 就是多学会如何从自然限制中解放出来 , 由奴隶变成上帝 , 充分地感觉人的尊严 。
教育|观点 | 朱光潜: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
文章图片

▲Bato Dugarjapov
爱美是人类天性 , 凡是天性中所固有的必须趁适当时机去培养 , 否则像花草不及时下种及时培植一样 , 就会凋残萎谢 。
达尔文在自传里懊悔他一生专在科学上做功夫 , 没有把他年轻时对于诗和音乐的兴趣保持住 , 到老来他想用诗和音乐来调剂生活的枯燥 , 就抓不回年轻时那种兴趣 , 觉得从前所爱好的诗和音乐都索然无味 。 他自己说这是一部分天性的麻木 。 这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