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_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题目思考方法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有关集合各种符号?一定范围的 , 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 , 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 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 。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
集合的分类: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交集: 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例如 , 全集U={1 , 2,3,4,5} A={1,3,5} B={1,2 , 5}。那么因为A和B中都有1,5 , 所以A∩B={1 , 5}。再来看看 , 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这些个元素,不管多少 , 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 。那么说A∪B={1,2,3,5} 。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A∩B 。无限集: 定义:集合里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有限集:令N+是正整数的全体 , 且Nn={1 , 2,3,……,n},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n , 使得集合A与Nn一一对应,那么A叫做有限集合 。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U,且x不属于A}
空集也被认为是有限集合 。
例如,全集U={1 , 2,3 , 4,5} 而A={1,2,5} 那么全集有而A中没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补集 。CuA={3,4} 。
在信息技术当中,常常把CuA写成~A 。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 , 记做Φ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 , 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 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
『说明一下: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 B 的元素 , 则 A 称作是 B 的子集,写作 A
高一数学必修1的目录内容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二章  函数
2.1  函数的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_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题目思考方法】2.2  函数的简单性质
2.3  映射的概念
第三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3.1  指数函数
3.2  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幂函数的应用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_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题目思考方法

文章插图
资料拓展
电子教材 苏教版
高一数学必修一怎么学习?数学必修一还只是高中课程的开始,所以不会太难,但是基础要打好 。
比如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这一部分概念的记忆比较重要 , 而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概念模糊而失分,所以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讲 。老师讲课讲得快也不代表讲得不好 , 反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 。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
函数是高中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知识点,什么单调性、最值、周期性、对称性都会在后面的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建议函数这一章多做一点练习,一边练习一边归纳 。想要知道一道题该用什么方法做这是问不出来的 , 题目做多了自然而然就成了自己的经验,看到题目就会非常自然的做出来啦 。
不做数学题就想学好数学是不可能的,而学数学也不能急功近利 。一边练习的同时一边归纳做题的方法,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啦~ 还有,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
哈哈LZ , 其实我是高三的,这只是我学了3年后的一点点小心得 , 希望对你有用 , 加油!~
【高一数学必修1】1,2,3,1能否构成集合?这四个数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1,2,3,1}的写法是错误的,集合元素要满足互异性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题 。它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例...例(3)到例(8)都能构成集合;它们的元素分别是: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汽车、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正方形、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点、方程x+3x-2=0的实数根、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
高一数学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
(2) 元素的互异性,
(3) 元素的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N*或 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A=B(5≥5,且5≤5 , 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 如果AB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 交集 并集 补集
定义 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 , 即A B={x|x A,且x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 , 即A B ={x|x A,或x B}).
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即
CSA=





质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
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
(CuA)(CuB)
= Cu (A B)
(CuA)(CuB)
= Cu(A B)
A(CuA)=U
A(CuA)= Φ.
例题:
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B著名的艺术家 C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b,c }的真子集共有个
3.若集合M={y|y=x2-2x+1,x R},N={x|x≥0},则M与N的关系是.
4.设集合A= ,B= ,若A B,则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
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人 。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7.已知集合A={x| x2+2x-8=0}, B={x| x2-5x+6=0}, C={x| x2-mx+m2-19=0}, 若B∩C≠Φ , A∩C=Φ,求m的值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 ,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 画法
A、 描点法:
B、 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 平移变换
2) 伸缩变换
3) 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 , 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f:A→B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 , 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称为f、g的复合函数 。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 , x2,当x1<x2 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减区间.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 任取x1,x2∈D,且x1<x2;
○2 作差f(x1)-f(x2);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 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5 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一般地 ,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2)由 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 , 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 , 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 凑配法
2) 待定系数法
3) 换元法
4) 消参法
10.函数最大(?。┲担ǘㄒ寮伪緋36页)
○1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br />○2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br />○3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担?br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小值f(b);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⑵
2.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为__
3.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是
4.函数,若,则 =
6.已知函数,求函数,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 满足  , 则 =。
8.设 是R上的奇函数 , 且当 时, ,则当 时 =
在R上的解析式为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2)
10.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1.设函数 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 .
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题目思考方法(1)当A={x: P(x)} 和 B = {y: Q(y)}为集合的时候,因R(z) = P(z) and Q(z) 成为一个新的性质,于是就可以考虑成一个新的集合C = {z: R(z)} 。称其为,集合 A 和B的 交 或 交集(Intersection),写作C = A ∩ B。因为性质P(x) 和 x ∈ A , Q(x) 和x ∈ B 等价,所以 A ∩ B = {x: R(x)} = {x: P(x) and Q(x)} = {x: x ∈ A and x ∈ B}
成立 。也就是说A 和 B 的交集就是,A 和 B 共有元素的集合 。
下面是一部分公式:
1. A ∩ A = A
2. A ∩ B = B ∩ A (交换律)
3. A ∩ B ∩ C = A ∩ (B ∩ C)(结合律)
4. A ∩ φ = φ ∩ A = φ
还有如果A={a,b,c}, B={b,c,d},那么A ∩ B = {b,c}
其它的公式:
5. A ∩ (B ∪ C) = (A ∩ B) ∪ (A ∩ C) (分配律)
6. A ∪ (B ∩ C) = (A ∪ B) ∩ (A ∪ C) (分配律)
7. A ∪ (A ∩ B) = A
8. A ∩ (A ∪ B) = A
和并集一样用图示来表示交集 。
(2)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 ,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
这样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