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三星堆对话古遗址·凌家滩遗址① | 中国第一个玉文化高峰( 二 )


这样一套组合,究竟是作何用,学界一直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跟方位和数理有关,有的认为跟观象或方术有关。在张敬国先生看来,这样一套组合,类似于原始的八卦图,并不仅仅具有占卜的内涵,还代表着凌家滩人的宇宙观,已经有了观测天文、研究“时空”的思想。
八角星符号,还出现在1998年凌家滩墓葬区发现的一件玉鹰上。
玉鹰张开双翅,头部偏向一侧,整体姿势矫健,似乎正在直奔长空。特别的是,玉鹰的双翅的末端,却被刻画成了猪头的形象。“在当时,猪是财富的象征。这件玉器,表示鹰带着猪祭献给太阳,乞求风调雨顺,代表着凌家滩人对于太阳的崇拜。”张敬国先生说,这样的太阳崇拜,在许多文化中都可见,包括三星堆。
每一次的发掘,似乎总有前所未见的惊喜带给考古队员。
2007年,考古队员在墓葬区发现的第23号墓,是凌家滩墓葬中面积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豪华的一座墓。在安徽博物院展厅中,复原展示了这一座“王者之墓”出土现场——大量玉石器有序摆放、层层叠叠铺满墓中。
安徽博物院展陈设计部管丹平介绍,墓穴最长处为3.6米,最宽处为2.1米,随葬了200余件玉器、90余件石器、近30件陶器。玉石器包括钺、环、镯、璜、璧、凿等多种多样,在墓中层密集排列,局部叠压最多的地方达到6层。“在腰部还有3件玉龟形器十分特别,在墓坑填土之上,还放着一件体形巨大的重达88公斤玉猪,应为‘镇墓’使用,也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大的玉猪。”
考古发掘!三星堆对话古遗址·凌家滩遗址① | 中国第一个玉文化高峰
文章插图
凌家滩发现重达88公斤玉猪
展厅中,采访人员看到,这件玉猪,造型生动,嘴部雕刻明显,在嘴的两侧还刻有向上弯曲的一对长獠牙。
在凌家滩出土随葬玉器中,最为著名的,还有6件玉人。3件为站姿、3件为坐姿,采用写实的雕刻风格,6个玉人的双手均上举于胸前,放在脸部下方。
这样一些前所未见的精美玉器显示,在远古时期,凌家滩先民的制玉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顶峰水平,并且代表着极强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一件玉人身上,有着一个直径仅0.15毫米的钻孔,仅能穿过两三根头发丝,在五千多年前究竟采用何种技术制成,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
考古发掘!三星堆对话古遗址·凌家滩遗址① | 中国第一个玉文化高峰
文章插图
凌家滩出土玉器
从墓葬区到发现大型史前聚落,层层描绘凌家滩先民生活图景
1998年,凌家滩遗址继续在墓葬发现区域开展了第三次考古发掘。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包括在墓葬区的中部,发现一处人工建造的祭坛的遗迹,也是在这一年,凌家滩考古发掘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个祭坛,为三层式建筑,最底层为自然黄土累积,往上第二层则铺垫石块,最上面的一层则类似于现在的三合土,由石块、黏土等混合夯成。”张敬国先生说,祭坛总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修筑如今复杂的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修建祭坛的先民的先进的思想,其建筑技术远超过红山和良渚文化的祭坛。
发现如此精美丰富的随葬器物以及人工祭坛,在考古学家看来,凌家滩绝不仅仅只有墓葬,更可能是一处未被文献记载的先进的史前聚落。
“从发现的70多座墓葬中,也明显看出,在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张敬国先生说,有身份显赫的贵族,陪葬器物十分丰富,玉石器占比达到70%以上;有工匠阶层,陪葬器物则主要为加工制作玉石器的一些工具,以及一些玉料的边角料;还有平民阶层,陪葬器物则更为简单,几乎没有玉器,只有一些用作生活用具的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