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风声|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是揭丑抹黑,还是爱国心声?

中国人@风声|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是揭丑抹黑,还是爱国心声?
文章插图
近日,作家柏杨的遗孀张香华表示,2024年《丑陋的中国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远流出版社的版权到期后,将不再出版此书;此外,她还表示拒绝将《丑陋的中国人》摘文选入台湾地区中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引起两岸舆论广泛关注。她说,“柏杨生前一再交代,当大陆文明已经进步了,就要废除这本书的发行”。张香华认为,《丑陋的中国人》已经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
昨天,张香华接受大陆媒体专访,对停止出版引发的热议进行了回应。在访谈中,她表示,“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矛头直指的是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官场”,阅读时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同时,在面对采访人员询问为什么要求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时,她说,“当中国人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封闭、保守、做事不实在的毛病里,我们就会有新的目标要追求,这本书就应该废掉。”
说起《丑陋的中国人》,当下95后、00后的年轻朋友们已经很陌生;即便年纪大一些,听过或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可能也不清楚这本书曾在海峡两岸掀起过怎样的讨论热潮。就像张香华说的那样,阅读《丑陋的中国人》需要了解时代的背景;同样的,要理解这本书,还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大陆当时引进这本著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这本书为何能够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印记。
中国人@风声|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是揭丑抹黑,还是爱国心声?
文章插图
▎ 柏杨(1920年3月7日—2008年4月29日),初名郭定生,后改名郭立邦、郭衣洞,中国当代作家 ,1949年后前往台湾,曾任台湾《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及艺专教授。柏杨在很多所学校念过书,但从没有拿到过一张文凭,为上大学数次使用假学历证件,曾被教育部“永远开除学籍”。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10集)《西窗随笔》(10集)《牵肠挂肚集》《云游记》等 。代表作有《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异域》等。
中国人@风声|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是揭丑抹黑,还是爱国心声?
文章插图
丑陋的“三国志”:
从“酱缸文化”到“丑陋三国”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生于河南开封,在大陆接受教育,1949年定居台湾。他此后的人生,常被概括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十年历史”。
其中,柏杨创作杂文始于1960年进入《自立晚报》,终于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捕入狱(1968年1月2日,《中华日报》家庭版刊出柏杨翻译的美国“大力水手”连环漫画,故事为卜派父子合购一岛建立国家、竞选总统。柏杨将英文的Fellow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被认为挑拨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感情,再以30年前参加“民主同盟”为由,以叛乱罪判处12年徒刑),总计写了300余万字。从那时起,柏杨就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酱缸文化”,他后来在狱中写《中国人史纲》等书,意在探究“酱缸”由来。
柏杨于1977年刑满出狱,不久后与张香华结婚。他看到有美国人、日本人为反思本国存在的缺点,各写了《丑陋的美国人》和《丑陋的日本人》,于是想本着同样的目的,写一本《丑陋的中国人》。
1982年,柏杨接到台湾一家报社的演讲邀请,他准备借机讲一下《丑陋的中国人》。主办方一听这个题目,当场对柏杨说:“中国人有什么丑陋的?你关住门说给自己听吧!”过了一年,柏杨又受邀到东海大学演讲,他依旧想讲《丑陋的中国人》。学生自治会主席希望换个题目,柏杨表示“再改仍是《丑陋的中国人》”。校方同意不改题目,但要求内容不能太过分。到了演讲那天,柏杨发现前几排坐的都是军事教官。演讲结束后,校方给柏杨寄来录音带,里边的内容全部被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