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二 )


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本文图片

11月24日 , 林棹(中)与批评家黄德海(右二)、刘欣玥(左二) , 《收获》编辑朱婧熠(左一) ,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张诗扬(右一)做客朵云书店旗舰店 , 就《潮汐图》展开对谈 。 朵云书院旗舰店供图
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本文图片

《潮汐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
林棹表示 , 《潮汐图》的念头其实在写《流溪》时就出来了 , 但那时候她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 。 关键的灵感降临于2018年底:一是1824年的粤英词典《通商字汇》 , 那些古老的儿时依稀听过的如今却消失不见的方言在她心里吹起阵阵涟漪;二是一系列“中国贸易画”收藏 , 它们将她的目光引向了19世纪的中外画家 , 包括对中国外销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广州关氏兄弟、留下了珠江通商港埠肖像的乔治·钱纳利、以画集《中国和中国人》轰动巴黎上流社会和文化界的奥古斯特·博尔热等等 , 还有更多的四海飘零的画作 。
因为家里有长辈生活在广州 , 林棹每年都会去广州住一阵 。 在为小说搜集材料期间 , 她阅读了《粤海关志》《广东十三行考》《广州番鬼录、旧中国杂记》《疍民的研究》等大量文字资料 , 也追逐珠江 , 拿着老地图 , 对照着旧时风景画 。 林棹告诉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在此前的人生里 , 对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 , 她从未进行过这种探索 , “很庆幸现在可以因这样的目标、以这样的方式 , 开始了解它 。 ”
她将那些纸面上的、地面上的材料比喻为地母一样的产生地心引力的东西 , 密度越大 , 引力越大 , “起先深深拥抱它 , 尽力嗅闻它;而只有在摆脱它的一刻 , ‘小说’才能诞生 。 那是一个爬行、打滚、推搡、搏斗的过程 , 很痛快很过瘾 , 也是全新的 。 ”
在新书首发式之前 , 林棹就新作《潮汐图》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人员专访 。
【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林棹|青年说|林棹《潮汐图》:用魔幻的蛙,讲述生命与尊严的故事
本文图片

林棹 , 1984年5月生于广东深圳 。 中文系毕业 。 从事过实境游戏设计 , 卖过花 , 种过树 。
【对话】
顺着一条往昔的痕迹 ,
找到一种隐藏的逻辑
澎湃新闻:先来聊聊这部新长篇的写作过程吧 。 我看后记说 , 关键的打火石在2018年底——当时你接触到了粤英词典与“中国贸易画” 。 这一次“遇见”后 , 小说的雏形就出现了吗?最早促使你想写这部小说的驱动是什么?我看小说结尾还有标:“2020年5月初稿 , 2021年6月终稿” , 之前也听你说过 , 这部的写作和《流溪》不同 , 是先一气呵成 , 再回头修改的 。 现在回想起来 , 这趟小说创作之旅发生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林棹:最起始的那个推动力可以说是“惊奇” 。 那种惊奇不是由前所未见、纯然陌生之物带来的 , 而是来自熟悉不过的事物 。 譬如珠江 , 日常出现在啤酒瓶上、宣传片里 , 或作为一种与城市平行的风景;可是在贸易画中 , 它的姿态、意味变得陌生了 。 这种陡然降临的陌生 , 既激发了好奇 , 也动摇了“熟悉” 。 “熟悉”也许从来只是障眼法 , 是懒惰的恶果 。 当视角变换、打开、更新 , “熟悉”也会随之脱落 , 新嫩的肌理会露出 。
在搜集资料期间 , 我沿着珠江跑 。 拿着老地图 , 对照着旧时风景画 。 有时会收获一些落差 。 有时会收获一些意料之外又合情合理的惊喜 , 一处座没有读到过的旧时客栈 , 那里已经是半废墟 , 牌匾还挂着 , 一种没有读到过的当地风俗……它们断断续续地连成一条往昔的痕迹 , 一种隐藏的逻辑 。 这一趟趟纸面和地面的行程 , 两相互动的结果 , 很让我感动 。 在此前的人生里 , 对我出生成长的地方 , 从未进行过这种探索 。 很庆幸现在可以因这样的目标、以这样的方式 , 开始了解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