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布衣词人姜夔和他的《续书谱》( 二 )


萧德藻 , 字东夫 , 自号千岩老人 , 闽清(今属福建)人 。 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 , 曾任乌程(湖州)令 。 他是南宋诗坛大家 , 和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 。 姜夔游历长沙时 , 碰上了这位前辈 。 萧德藻一见姜夔 , 便感觉十分投契 , 立即收纳门下 。 此后几年 , 萧德藻在南宋文坛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 , 就是举荐姜夔 。 萧德藻不但出游时带着姜夔 , 介绍他结交名流 , 还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 , 给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安顿 。
得力于萧德藻的扶持 , 此后几年 , 姜夔在南宋文坛声名鹊起 。 他有机会结识了文坛“大佬级”人物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 , 也得以和理学大师朱熹交往 。 当然 , 才华和实力 , 是社交的基础 , 重要的还是姜夔自己有实力 , 关键时刻顶得起来 。 这是姜夔人生早期逆转的关键 。 这里 , 最让后人传诵的是他和范成大的交往 。
范成大出生于三代国公的簪缨世家 , 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 是南宋名臣、文坛巨擘 , 朝廷倚重的元老 。 当时范成大已辞官隐退 , 在老家苏州石湖辟地数亩 , 筑范村 , 植梅数百 , 含饴弄孙 。
淳熙十四年(1187)夏秋间 , 姜夔拿着杨万里的“介绍信” , 到石湖拜谒前辈 。 第一次见面 , 范成大对这个身份卑微的青年保持了一份矜持 。 但后来几年 , 这个晚辈不辞辛苦 , 多次往返于淮西、湖州和苏州;一次次专门登门献诗请教 , 老者的心被晚辈的诚意感化了 , 两人便成了忘年诗友 。
绍熙二年(1191)冬 , 姜夔冒雪去苏州探访 , 作雪中访石湖诗 , 范成大以诗酬答 , 写了一首《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 , 并留姜夔在家住了一个月 。 这次造访 , 范成大请姜夔赏梅、填词、作曲 , 然后教家童艺伎演唱 。 姜夔词作中的《暗香》《疏影》两首名作 , 即完成于石湖山庄 。 范成大还拿出自己作曲的《玉梅令》 , 叫姜夔填词 。 转眼便到除夕 , 姜夔返程 , 范成大意犹未尽 , 把自己一个歌姬送给了他 。
除夕大雪纷飞 , 桨声欸乃 。 姜夔乘船返湖州 , 一路歌姬相伴 , 心情大好 , 写了十几首诗 , 其中一首《过垂虹》 , 使他名声大噪 , 后来也羡煞天下士子 。 这四句诗是:
自作新词韵最娇 ,
小红低唱我吹箫 。
曲终过尽松陵路 ,
回首烟波十四桥 。
一个大人物的青睐与厚待 , 把姜夔落榜举子的灰暗人生一下推到了辉煌的顶峰 。
才、学、识
总结姜夔前半生事业成功的原因 , 除了时代、机缘、机遇 , 剩下的就是三个字:才、学、识 。 这三者 , 构成他作为一个草根文人能名满天下并最终成为文坛巨匠的实力基础 。
广义的“才” , 就艺术领域而言 , 指的是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它的基础是学和识 。 没有学(广泛的知识摄入) , 难有识(卓越的见识看法) , 也就无法支撑起所谓的才——全面的综合创造能力 。 这里 , 学、识、才是递进的 , 互相涵育、关联、支撑 。
狭义的“才” , 指的是艺术思维的高度敏感性及其付诸实践、创造艺术作品的能力 。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 ”(《罗丹艺术论》)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 , 首先在于他有一双和常人不同的眼睛 , 他能够在常人视而不见的地方看到大千世界的真如 , 看到暗藏的生命、力量和美 。 如郑板桥画竹 , “眼中之竹”有了 , 通过高超的技艺 , 把促发“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的“胸中之竹”画出来 , 然后创造“手中之竹” , 完成艺术创造 。 这里有才、有识、有学、有技 , 能把石头、泥土、草木鱼虫 , 甚至蜘蛛、老鼠、牛粪转换为视觉审美意象、变成艺术作品 , 这就是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