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八 )


然而 , 杜甫的写景却不是“情景交融”四字可以概括的 。 他描写自然景物时 , 总是掺杂着强烈的自我意识 , 常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 有点类似康德对崇高的定义 。 诗人面对的是比自我更强大的力量 , 意志与之对抗 , 经历着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 , 立刻又产生更强烈的生命力的喷射 , 在对抗的同时显示出诗人的道德能力 。
也就是说 , 杜诗的力量不在外境的雄浑阔大 , 而在内心的思力 , 它反映的是诗人内心无日无之的冲突 , 思力愈是深厚 , 情感就愈是内敛 。 杜甫晚年的律诗虽然更精于锤炼 , 表达却极其平和 , 如同在写家书 , 结尾常常不追求意境的高扬 , 而以平常的叙事或议论结束: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登高》
历代对《登高》一诗的评价都极高 , 甚至有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 尽管如此 , 王世贞仍称其“结亦微弱” , 沈德潜亦称此诗“结句意尽语竭” , 这其实是囿于盛唐诗的结尾往往都有着言尽而意不穷的韵味 , 而杜甫这首诗却落在困窘的实处 。 实际上 , 杜甫代表了一种新的审美意识 , “沉郁顿挫”不仅是一种风格 , 更是一种观念 , 他意识到表现日常生活的艰难也是一种美 。
代宗大历三年(768) , 客居夔州两年后 , 杜甫又开始了他的南方漂泊 , 先到江陵 , 再到岳阳 , 又到潭州、衡州 。 此后两年 , 他一直在湘江的船上来回漂泊 。 因在途中以腐肉充饥 , 他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到岳阳的船上 。 在去世前一年写的《登岳阳楼》 , 融入了他一生的悲凉情感: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
清代诗评家黄生称这首诗写景阔大 , 自叙却由阔入狭 , 殊不知这种由大向小、由外向内的描写正是要凸现个体在这个广漠世界的存在境况 。 杜甫一生遭逢乱世 , 漂泊无依 , 他的矛盾与均衡 , 他的担当与幽默 , 都是一种人性的甚至是太人性的表现 。 当他刚从夔州乘舟到达江陵时 , 正值暮春时节 , 他写下一首送别友人的诗:“天意高难问 , 人情老易悲 。 ”(《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他想超越自我 , 却摆脱不了存在的限度 , 因为他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人情”的观念 , 而没有“天意”的慰藉 , 他不相信那种无时间性的永恒 , 不能像其他诗人那样逃避到佛道的慰藉里 。
对于杜甫来说 , “天意”固难知晓 , 人世又再无可共语者 。 这一刻 , 他的内心一定是凄凉的 ,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他就是活在这个世上 , 去爱他人 , 而世上最珍贵也最容易失去的就是人的亲密关系 。 杜甫是一个诚实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人 , 注重的是寻常的智慧 。 他放不下具体的人世情感 , 那是因热爱而产生的挣扎 , 是生命无法避免的悲哀 。 在他的诗里 , 人类可悲的命运在永恒面前显露无疑 。
诗歌自从诞生之日起 , 就与痛苦而不是幸福联系在一起 。 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诗人都有一种人生的悲剧意识 , 体味到个体生命与永恒存在之间的巨大鸿沟 , 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 , 也对苦难的况味有一种迷恋 。 就诗歌所呈现的生命样式而言 , 王维的诗渴望归去 , 李白的诗憧憬远方 , 杜甫的诗则始终行走在路上 。
“他乡复行役 。 ”(《别房太尉墓》)这就是杜甫的人生概括 , 纯粹的远方与归去都已褪去理想的色彩 , 诗意的栖居就在此处 , 在当下 , 在实际的人生中 , 那是对人类真实生活的深切理解 。 因此 , 不同于王维的当下 , 杜甫的当下连着远方;也不同于李白的自然 , 杜甫的自然中沉淀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