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五 )


人生无家别 , 何以为烝黎 。
——《无家别》
《十五从军征》的结尾写道:“出门东相看 , 泪落沾我衣 。 ”而杜甫显然是在接着往下写:“人生无家别 , 何以为烝黎 。 ”杜甫之所以能超越自己的时代 , 就在于他继承的是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 诗中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发自天性 , 对一切生命都有一种敬畏 。 因此 , 这首诗就不仅是在描写安史之乱 , 更是在描写整个历史了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实录的传统 , 各个历史事件在正史、杂史、别史和传记中都有记录 , 但那些都只是事件叙述 , 却没有人物塑造 。 杜甫在诗歌中描写自己 , 也描写他人 , 让我们看到了一千多年前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生命 。 清人袁枚评道:“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 , 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 , 何在不一往情深耶?”这种“情深”要归于杜甫性格中的真诚 , 他就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一个普通人 , 整天为日常生活的拮据而愁眉苦脸 , 内心却藏着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
因此不难理解 , 当杜甫在战乱中与友人久别重逢时会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人生不相见 , 动如参与商 。 ”(《赠韦八处士》)这十个字透露出多少真切的人生经验 , 以至于千载之下的读者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那种人性的深度与广度 。 平常人的命运 , 不寻常的感受 , 造就了杜甫的诗史 , 没有这类诗 , 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永远是抽象的 。
肃宗乾元二年(759) , 杜甫离开战乱的关中 , 流徙到蜀地 , 投靠时任绵州刺史 , 后迁成都尹、剑南节度使的友人严武 , 在成都郊区的浣花溪边盖了一间草堂住下 , 就是在那里 , 他写下了那首传颂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床头屋漏无干处 , 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 ,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儒家的“仁爱”是基于宗亲血缘关系的 , 但杜甫突破了这个藩篱 , 他从来都没信奉过佛教 , 却有真正的佛教的博大担当 , 以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 将仁爱之心施及众生 , 仿佛无尽的远方 , 无数的人 , 都与他自己的生命有关 。 我们知道 , 儒家思想在唐代重新成为官方哲学后已经僵化 , 杜甫的博爱情怀源于他对“仁”的体认 。 也许他已经意识到 , 孔子将“德”转化为“仁” , 是因为天道不会对“德”做出现世回报 , 所以必须将外在的德行转变为内心的信念 , 或者说内化为一种人格 , 不计任何利害地同情他人 。
这一切同样是出于杜甫的主体意识 , 他是第一个直接表现内心冲突的诗人 。 他写自然 , 渗透了人际之间的情感;写历史 , 贯穿了现实世界的关怀 。 张若虚、李白诗歌中的月夜澄明高远 , 这种自然的宇宙图景是杜甫所没有的 。 同是受乐府诗的影响 , 李白可以写出“玉阶生白露 , 夜久侵罗袜” , 杜甫也可以写出“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但李白却写不出“今夜鄜州月 , 闺中只独看” , 而杜甫也写不出“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李白将此前的诗歌境界发展到顶峰 , 杜甫则突破了这个境界 , 登上了另一座顶峰 。
这里主要说的还是杜甫后期的近体诗 。 “诗史”固然是一个美誉 , 但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终究是抒情性 , 是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年龄日渐老大 , 此时的杜甫似乎已彻底放弃仕途 , 转而将写诗作为生活的主要内容 , 并将精力放在更讲究艺术技巧的近体诗上 。 尽管近体诗不适宜叙事 , 但却更适宜用来表现个人的内心生活 。 毕竟 , 一个人要想跟他人发生关联 , 就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 。 与此同时 , 严格遵循格律也使杜甫对汉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开拓性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