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七 )


这种理性思维让杜甫时常突破诗歌惯例 , 句子之间似乎没有字面上的逻辑关系 。 宋代吴沆评论道:“杜诗句意 , 大抵皆远 , 一句在天 , 一句在地 。 如‘三分割据纡筹策’ , 即一句在地;‘万古云宵一羽毛’ , 即一句在天 。 如‘江汉思归客 , 乾坤一腐儒’ , 即上句在地 , 下句在天 。 ……惟其意远 , 故举上句 , 即人不能知下句 。 ”句意的跳跃表明杜甫是有意识地将看似不相关的意象联系在一起 , 以增加诗的表现力 。 诗终究是想象的艺术 , 想象有多远 , 诗就能走多远 。
从成都来到夔州 , 杜甫在那里居住了两年 , 这段时间他写了四百多首诗 , 他的律诗也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 , 如《阁夜》《登高》《咏怀古迹五首》和《秋兴八首》 , 都有着“意远”的特点 , 现代作家郁达夫将这种特点总结为“辞断意连”和“粗细对称” 。 如《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 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珮空归夜月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 , 分明怨恨曲中论 。
历来描写昭君的诗中 , 杜诗是最具悲悯和同情的 。 郁达夫在解释这首诗的句法时说:“头一句是何等的粗雄浩大 , 第二句却收小得只成一个村落 。 第三句又是紫台朔漠 , 广大无边 , 第四句的黄昏青冢 , 又细小纤丽 , 像大建筑上的小雕刻 。 ”句子之间的递进、转折、倒置、跳跃扩大了律诗的容量 , 同时表现出时间的力量对个人命运的永恒作用 。
岁暮阴阳催短景 , 天涯霜雪霁寒宵 。
五更鼓角声悲壮 , 三峡星河影动摇 。
野哭千家闻战伐 , 夷歌数处起渔樵 。
卧龙跃马终黄土 , 人事音书漫寂寥 。
——《阁夜》
时间是杜甫律诗中的核心 , 在他早年的《望岳》中就用到过“阴阳”一词 , 那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本质的认识 。 《易经·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 ”二者的交替变化代表了自然的四季昼夜 , 也构成了生命的本源 。 杜甫对于唐诗的转变作用就在于他已经从自然意识转向历史意识 , 把人看作历史的主体 。 但是 , 他的思维依然囿于自然时间 , 而不是历史时间 。 在宏观的宇宙中 , 具体的历史事件是不足道的 。 这首诗的颔联从战乱的悲伤突然跳到生活的日常 , 句意之间有很大的跨度 。 将全诗各联意思联系起来的是末联的议论 , 既然古往今来所有人的终点都一样 , 也就不必太介意世间的艰难 。
然而 , 杜甫终究不是一个能放得下的人 , 他在夔州写下的《秋兴八首》以组诗的形式描叙自己的身世之感 。
玉露凋伤枫树林 , 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 , 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 , 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白帝城高急暮砧 。
——《秋兴八首》其一
秋天的巫山是阴郁的 , 漫山遍野的枫林加深了诗人凋伤的心绪 。 颈联在句式上采用倒装 , “丛菊两开”指时间上的两度秋天 , “孤舟一系”指空间上的漂泊他乡 , 这样写不仅是为了协律 , 更是有意造成一种阅读障碍 。 杜甫很懂作诗的原理 , 诗歌的语言流不可太顺 , 太顺则容易流于熟滑 , 滞涩的句式往往能造成某种陌生感 , 让读者不得不停下来 , 细细体味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
王国维曾将中国诗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 后者是以物观物 , 物我合一 , 前者是以我观物 , 物皆著我之色彩 。 这一美学理论受到过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启发 , 某种程度上 , “无我之境”即是优美 , 属于无利害关系的直观;“有我之境”即是崇高 , 属于理性的判断 , 并与人的道德情感相关联 。 宋代的严羽以“妙悟”赞扬盛唐诗 , 实际上是以“无我之境”为最高标准 , 使得“情景交融”几乎成为后世评价古典诗歌的惯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