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四 )



蒋兆和《杜甫像》
矛盾是杜诗的主要元素
就在杜甫赴奉先省家的时候 , 安史之乱暴发了 , 杜甫的生活也陡然发生了剧变 。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大动乱中 , 安史之乱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性瞬间 , 但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 , 这一瞬间就是一生 。 此后杜甫饱经丧乱 , 流离失所 , 先后写下《悲陈陶》《哀江头》《北征》《彭衙行》《羌村》、“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古体诗 。 同时代的诗人很少描写这场战乱本身 , 只有杜甫突破了汉以来儒家的忠君观念 , 没有无条件地站在朝廷一边 , 而是在诗中反映了官军给百姓造成的苦难 , 表现出直面现实、“善陈时事”的能力 。
晚唐孟棨在《本事诗·高逸》中称:“杜逢禄山之难 , 流离陇蜀 , 毕陈于诗 , 推见至隐 , 殆无遗事 , 故当时号为‘诗史’ 。 ”在表现生活的真实方面 , 杜甫开创了一种见证的文学 。 “诗史”的称号将诗歌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重新定义了诗人的角色 。 安史之乱对于唐王朝是一场灾难 , 但这场灾难似乎又是为杜甫的诗史而发生的 。
只要将《彭衙行》或《无家别》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比较一下 , 就会发现 , 杜甫的这些新题乐府不但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 , 缘事而发”的精神 , 而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 不再是汉乐府那种概括性的描写 , 而是更加个人化、细节化 。 肃宗至德二载(757) , 杜甫从左拾遗任上请假回鄜州羌村探亲 , 风尘仆仆地在薄暮时分到达家中:

峥嵘赤云西 , 日脚下平地 。
柴门鸟雀噪 , 归客千里至 。
妻孥怪我在 , 惊定还拭泪 。
世乱遭飘荡 , 生还偶然遂 。
邻人满墙头 , 感叹亦歔欷 。
夜阑更秉烛 , 相对如梦寐 。
——《羌村》
这简直就像一篇小说的情节 。 日头落到地平线下 , 门外的鸟雀看到客至 , 欢快地鸣噪起来 , 诗人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 , 妻儿先是不敢相信 , 继而默默地擦着眼睛 。 邻人听说诗人回到家中 , 全都攀在墙上观望 , 陪着一起叹息垂泪 。 到了深夜 , 邻人散去 , 儿女也睡着了 , 夫妻二人这才手持蜡烛 , 仔细对视 , 怀疑自己依在梦中 。
江淹《别赋》的“黯然销魂者 , 唯别而已矣” , 道出了古往今来一种普遍的情感 。 后世诗人对于“别易会难”都有着很深的体验 , 如李益的“问姓惊初见 , 称名忆旧容”(《喜见外弟又言别》) , 司空署的“乍见翻疑梦 , 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而晏几道的“今宵剩把银釭照 , 犹恐相逢是梦中”(《鹧鸪天》)更是化用杜诗 。 然而 , 他们描写悲欢离合的心理程度皆不如杜甫的“夜阑更秉烛 , 相对如梦寐” , 语言越是平实就越是深切 。
杜甫在叙事上的细致感觉说明他具有一种小说家的眼光 , 能抓住生活中最具冲突性的场景 , 这是其他诗人都不曾拥有的能力 。 “三吏”“三别”反映的都是战争期间的具体事件 , 其中《石壕吏》已被选入今天的各种教科书 , 而《无家别》人们则谈得较少 , 实际上这首诗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凄怆 。 诗的开头像是仿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 描写一个士兵从战场归来 , 看到家乡已变成废墟 。 他刚要独自出门去收拾田地 , 县吏就前来逼他再去服役 。
方春独荷锄 , 日暮还灌畦 。
县吏知我至 , 召令习鼓鞞 ,
虽从本州役 , 内顾无所携 。
家乡既荡尽 , 远近理亦齐 。
近行止一身 , 远去终转迷 。
永痛长病母 , 五年委沟溪 。
生我不得力 , 终身两酸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