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惰性?( 二 )


关键是做家长的 , 要督促孩子去严格执行计划 , 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 。 计划是可以调整的 , 但是不可以放弃 , 一旦定下来了 , 要尽量去坚持 。
第五 , 是帮助孩子克服惰性 , 做好时间管理 。 人生有很多事 , 我们可以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来进行分类 , 在四个象限里为其找到定位 。 有一些事情既重要又紧急 , 就要优先认真去做 , 做完了 , 会有一种解放心灵的放松;有些事情紧急但不重要 , 要学会拒绝、放弃 , 比方说凑热闹、干扰你的电话;有些事情重要但不紧急 , 既然重要 , 就要把它当回事 , 但是不紧急 , 就按规划做;对于那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 , 就可做可不做 。
所以 , 管理时间就是古人所说的“分个轻重缓急” 。 好多孩子觉得时间不够 , 其实大多数是自己把时间浪费掉的 。 有些浪费的时间 , 是“有形杀手” , 能看得到;而有些是“无形杀手” , 看不到 。 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 都要帮助孩子进行分析 。
“有形杀手”一般表现为:接听电话、无聊短信、电子游戏、小视频等;而“无形杀手”一般表现为:健康欠佳、拖延、善忘、过分专注细节、欠缺周详计划等 。
第六 , 设定例外规则 。 例外规则的存在 , 是为了让习惯的培养变得更有弹性 , 以避免因自我厌恶的无力感而导致习惯培养失败 。
不要因为其中一两天的特殊原因没有坚持 , 就认为自己失败 , 并放弃自己的习惯养成计划 。
第七 , 是循序渐进 。 良好的习惯既不能一朝一夕养成 , 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 。 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的微习惯 , 先设定一个目标 , 再把目标拆解成几阶段 , 订到小到不能再小为止 。
因为只有足够小 , 才能让大脑不会受到威胁 , 然后每天继续 , 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 达到一定阶段时就设一种奖励 , 以此来鞭策坚持行动:目标是结果 , 而习惯是过程 。
事情|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惰性?
文章图片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 , 曾讲到自己的经历 。 他最开始想按照计划 , 每天做30分钟的俯卧撑 , 结果发现根本做不到 。 直到有一次 , 他想随便做一个也好 。 于是 , 在他开始做第一个俯卧撑的时候 , 改变发生了 。 做完第一个 , 他就有了动力做第二个、第三个……那一段时间 , 他完成目标的方法 , 就是每天只要求做一个 。 后来 , 他将这种方法用到阅读和写作上 , 每天只写50个字 , 最终写出了畅销书《微习惯》 。
所以 ,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微习惯开始 , 选择一个微习惯 , 挖掘它的内在价值 , 然后把这个微习惯纳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 同时建立一种回馈的机制 , 不断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 从完成微小的任务开始 , 最终超额完成 , 会发现坚持下去后居然成了习惯 。 比如:每天晚上刷牙时背3个单词 。
第八 , 是积极参与 。 积极参与中 , 从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 , 养成孩子手脚麻利、眼明手快的个人素养 。 另外 , 除了自己的事情积极参与之外 , 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建设 , 比方说扫地、垃圾分类 , 还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 讲故事、背诗、画画、唱歌 。
第九 , 是动笔积累 。 记笔记 , 读报、听课、听讲都要动笔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其次 , 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 精心推敲、锤炼 , 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 最后是积累 , 摘抄摘录好句子、好语段、好文章、好例题等等 。
第十 , 是区别对待 。 人的习惯有三个方面: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维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