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周末讲坛|解读《春秋》三传( 二 )


第四 , 详内略外 。 在全部经文中 , 记载鲁事的内容约占三分之二 。 《春秋》不记外诸侯即位及其他在国内的活动 , 不记外诸侯夫人及其子女之事 , 不记外大夫卒 , 不记外诸侯国之间的交往 , 不记外诸侯国灾异;记鲁事则多有这些方面的内容 。
综上所述 , 可知《春秋》应是历代鲁国史官记录下来的档案汇编 , 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 , 内容真实可信 。 所谓孔子作《春秋》 , 应该是他从鲁史档案中选录了这些内容 , 作为创办私学的教材 。 “至于孔子选录的标准是什么 , 是否进行了修改 , 他对学生作过怎样的讲解 , 后人都不太清楚 。 正因如此 , 三传对《春秋》的解说可以并行于世 , 无从定其对错 。 ”晁岳佩说 。
春秋|周末讲坛|解读《春秋》三传
本文图片

《左传》至唐代才进入经学殿堂
学术界普遍认为《左传》成书于战国中期 , 其内容在整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 , 用丰富史料说明或补充《春秋》所载人和事 。 《春秋》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 , 《左传》则是后人对历史的追述 。
第二 , 作者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论 。 首先是“礼也”“非礼也”的直接评判 , 作者用自己心目中的春秋时代礼制评说人或事;其次是“君子曰”“君子以为”等借君子之口表达作者对人或事的评论;最后是引用先贤圣哲之言评说人或事 , 如“仲尼曰”“周内史曰”等 。 这是后世史书中史评的起源 。
第三 , 对《春秋》笔法原则的解释 。 晋人杜预所归纳的“书”“不书”“先书”“故书”“书曰”“不言”“不称”等所谓孔子“新例” , 就是对《春秋》记事、称谓、用字等原则的说明 , 后人称为“解经语” 。 “解经语”是《左传》为解《春秋》而作的铁证 。
《左氏春秋》在西汉时期一直作为史书在民间流传 , 而不被认为是解经之作 。 《史记》叙述春秋史多用其内容 , 而论及《春秋》之义则皆为《公羊传》 。 在司马迁心目中 , 《公羊传》是解经之作 , 《左氏春秋》则仅是史书 , 这一点极为明确 。
至西汉末年 , 非常喜欢《左氏春秋》的刘歆 , 第一次认定《左氏春秋》是为解《春秋》所作 , 且所解“优于《公》《谷》” 。 因此 , 他首次改称《左氏春秋》为《春秋左氏传》 , 使其上升为经学 , 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列 , 由此形成《左传》之名 。 同时 , 刘歆建议朝廷将《左传》“立于学官” , 即设立博士官专门讲授 , 学成的弟子可以被推荐做官 。
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 , 朝廷创办太学 , 设立五经博士 , 《公羊传》和《谷梁传》先后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作 , 所解为圣人垂教之义 , 学成者多成为高官 。 刘歆的建议提出后 , 遭到由学习今文经进入仕途的政府高官的一致反对 , 他们的理由是“《左传》不传《春秋》” , 即《左氏春秋》不属于解说《春秋》的著作 , 最后未能被“立于学官” 。
由于《左传》内容丰富且可读性强 , 东汉时期得到广泛传播 , 并出现一批著名研究者 。 贾逵、马融、服虔、许慎、郑玄等学者普遍认为 , 《左传》是解《春秋》之作 , 同样含有圣人垂教之义 , 朝廷应该将其“立于学官” 。 但因为不能证明《左传》含有区别于《公》《谷》的《春秋》大义 , 故终东汉一代《左传》仍未能上升为官方学术 。
晋杜预著《春秋经传集解》 , 首次提出“左丘明受经于仲尼” , 由此确立《左传》在《春秋》学领域的嫡传地位 。 唐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正义》 , 采用《左传》及杜注 , 标志着《左传》正式进入经学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