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默!忽必烈亲近儒学,原因竟是身体不好?

“自人类远祖亚当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这是马可·波罗对元世祖忽必烈的赞词。
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争议颇多,因《马可·波罗游记》出自鲁斯蒂谦之手,他自称与马可·波罗一起被关在热那亚狱中,集其死前口述而成。鲁斯蒂谦是小说家,还编造过亚瑟王的故事。
《马可·波罗游记》中一些细节惊人的准确。
马可·波罗称忽必烈寿命“足约有八十五岁”,与《元史》“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的记载不符。学者李鸣飞考证,拉施都丁在14世纪初用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中,称:“忽必烈合罕(即可汗)在位三十五年,并在他的年龄达到八十三之后……去世。”
85岁、83岁、80岁,三种说法可能都正确。
拉施都丁用伊斯兰太阴历,蒙元用突厥太阳历,每30年多一年,正好差两年多,如按虚岁算,马可·波罗说“足约有八十五岁”亦合理。
透过争议,另一事实引人注目:中国历代皇帝均寿39.2岁(统计标准不同,结果略异),忽必烈超出一倍多,排名历史第五(前四名是乾隆的89岁、梁武帝萧衍的86岁、武则天的82岁、宋高宗赵构的81岁)。
忽必烈身体欠佳,中年便患了痛风,他的父亲拖雷只活了39岁,同父同母兄弟中,大哥蒙哥寿至50岁,三弟旭烈兀寿至48岁,小弟阿里不哥寿至47岁(一说是被毒死),都不算长寿,则忽必烈的长寿堪称医学奇迹。
窦默!忽必烈亲近儒学,原因竟是身体不好?
文章插图
(元)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
被挤到幽燕 反而崛起
“他(指元宪帝蒙哥)让幼弟阿里不哥统帅留下来的蒙古军队和斡耳朵(一般写作斡鲁朵、鄂尔多斯等,游牧民族皇帝的近卫军),把兀鲁思(封地)交给了他,并且把自己的一个儿子玉龙答失留在他那里。”从《史集》的记载中,可见蒙哥本打算传位四弟阿里不哥。
没想到,1259年8月11日,蒙古大汗蒙哥突然逝于钓鱼城,未明确接班人是谁,引发继承危机。
蒙哥的父亲是托雷,成吉思汗的幼子,据蒙古“幼子守灶”(即幼子继承制)习俗,继承了最大部分遗产,他和正妻忽黑塔尼·别吉共四子,蒙哥是长子。蒙哥任大汗后,派旭烈兀向西讨伐,忽必烈向东“统治蒙古、汉地民户”。
忽必烈知蒙哥有排挤之意,询问名将木华黎的曾孙霸都鲁:“今天下稍定,我欲劝主上驻跸回鹘,以休兵息民,何如?”
霸都鲁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忽必烈大悟:“非卿言,我几失之。”遂建开平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即元上都,忽必烈后在此称帝。
忽必烈盘踞河西,蒙哥并不放心,“命阿蓝答儿、刘太平会计京兆(今陕西)、河南财赋,大加钩考”。元代官员“畏钩如虎,人人谈钩色变”,其中结合波斯“忽尔扎”(特别法庭)制度,钩考官可拘押官员、刑讯拷问,忽必烈的班底多受牵连。
窦默!忽必烈亲近儒学,原因竟是身体不好?
文章插图
元世祖文武皇帝像
亲近儒学 事出有因
钩考打击了忽必烈派,但也强化了其内部团结。刘太平等人滥施刑罚,引发基层强烈不满。最终,忽必烈采纳儒生姚枢的建议,将王妃和子女送回漠北,“尽王邸妃主自归朝廷”,打消了蒙哥的疑虑。
对于此次钩考的原因,不少学者认为是忽必烈信任汉臣,推广“汉法”,触犯了蒙古贵族的利益。进而提出,忽必烈一开始便亲近儒家,“向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所以他登基后,“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