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以创意与艺术 促湾区文化共融( 二 )


“这个作品对工艺的要求很高 , 我提供创意和设计 , 做成三维的模型 , 让工匠去1:1还原 , 试了三四遍才做出来 。 ”陆国贤表示 , 这组作品花了2-3个月 , 和以前作品的制作方法不同 , 作品以水泥作展示媒介 , 喻意城市人生活中的水泥森林 。
“把人的感受表现出来就是艺术”
陆国贤表达的载体是文字 , 他认为这种载体很久很久都不会过时 。 陆国贤也是一家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及设计师 , 平时以商业设计项目为主 , 他表示以前参加的也大都是比较商业的展览 。 但这次是久违的纯艺术家的状态 , “这次就是创作 , 用自然的状态去创作” 。 陆国贤表示 , 这次感觉找回了艺术家的身份 。
“有些艺术家的状态会不太稳定 , 但设计师是会用理性去创作的人 。 ”陆国贤笑称自己两个身份结合后 , 可以更好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 。 关于设计和艺术 , 陆国贤认为 , 设计是很复杂、混合的过程 。 设计的观众是别人 , “是我明白他人 , 不能太多自我存在 , 要变为聆听者去理解” 。 而艺术简单很多 , “把人的感受表现出来就是艺术” 。 艺术的观众是你自己 , 是“让他人明白我 , 空间也更大” 。
陆国贤是香港人 , 不过近年来他的父亲在广州工作 。 疫情前 , 他每年都会抽出一两个星期 , 来广州走走 。 “近几年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很快 , 艺术生态也是 。 城市对设计、艺术的需求也很多 。 ”陆国贤表示 , 他和内地的设计师做过交流 , 也有一些深圳的设计师朋友 , 觉得深圳是一个很“morden”、设计水平很成熟的地方 , 也有很多很厉害的设计师 。 “深圳有很多商业设计的需求 , 政府部门对设计行业也很重视 , 会给设计、艺术展览很多资源 , 文化活动做得也很多 , ”陆国贤表示 , 这些都对推动行业有比较积极的作用 。
陆国贤说 , 此前 , 他也在广州等城市参加过展览 , 不过之前比较小型 , 这次很大型 , 和另一位书法家合作得也很开心 , 虽然时间很短 , 却很契合 。 他表示 , 湾区内地城市一些展览的艺术性也比较强 , 艺术氛围比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好 , 并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来湾区内地城市办个展 。
林佑森:给铜浇水 , 赋予废旧电子产品零件新生命
每天给铜“浇水” , 让铜慢慢生长出来变成《铜林》 , 这是此次大湾区艺术展的艺术家林佑森的参展系列作品之一 。 林佑森发现高科技的城市每天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 , 便收集废旧的电路板和电线 , 通过重新组合、上色 , 让熔化的“锡”成为“水流”、电路板和电线成为“山”和“树” , 创造出各种园林景观 , 赋予其新的生命 。 在其作品背后 , 是对工业产品的利用、拆解与再组合 。
林佑森毕业于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艺术系 , 同年获得「出炉2010」的「杰出艺术新秀奖」 。 虽然此前林佑森的作品曾于中国及海外多个展览展示 , 包括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迈阿密亚洲艺术博览会等 。 但这次大湾区艺术展 , 是林佑森的作品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首次较为大型的展出 , “这次展览也让我和湾区其他艺术家有了更多的交流 。 ”林佑森说 , 有机会还希望能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参展 。
给废旧材料另一次的生命
大学时期 , 林佑森主修绘画 , 后来开始慢慢找自己喜欢的主题和风格 , 就模拟电子版线路去画画 。 “后来我就在想为什么不直接用电线、线路板去创造作品 。 ”林佑森说 , 用电线的线路去创作可以让他一边做一边透过线路去想象 , 最后成型会有惊喜 。 慢慢地 , 他开始用电线做成树的形状 , 和电路板组合 , 并用电路板上的锡组成“流水” , 这样“有山有树” , 就有了中国庭园的形态 , 像“移动的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