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徐则臣:我们对“意义”都有自己的认定( 七 )


徐则臣:我在《耶路撒冷》里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 过去我也会把故乡和世界对立起来 , 故乡是小地方嘛 , 人要往高处走嘛 , 越走越宽阔 , 那才是通往世界的正确方向 。 写完《耶路撒冷》后 , 想法变了 。 我发现故乡也可能是世界 。
你肯定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穷光蛋 , 天天躺床上梦想发财 , 真做了个梦 , 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 , 出门左转右转 , 爬雪山过草地 ,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 穿过森林和沙漠 , 最后看到一块某某造型的石头 , 顺着石头往下挖 , 一堆财宝 。 年轻人按照老爷爷的指点 , 左转右转 , 山一程水一程 , 风一更雪一更 , 腰走弯了 , 头发胡子走白了 , 终于看到了那块石头 。 问题是 , 那块石头就在他自家的屋檐后 。 他耗掉了半生走到了家门口 , 但他果真挖到了财宝 。 这个故事肯定有无数种解读 , 我只说一个 , 那就是世界很重要 , 你不到世界上走一走 , 你就发现不了家门口的宝藏;你曾经以为宝贝都在世界上 , 生活永远都在别处 , 没想到财富有可能深藏在家门口 , 世界有可能正是故乡 。
回到我自己 。 过去我以为到“世界”去是一个单行道 , 现在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来回往返的双车道了 。 这边可能是故乡 , 那边也可能是故乡;这边可能是世界 , 那边也可能是世界 。
人物|专访|徐则臣:我们对“意义”都有自己的认定
文章图片

【人物|专访|徐则臣:我们对“意义”都有自己的认定】《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