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识文断字吃墨水

田老师@识文断字吃墨水
文章插图
崔洪国,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烟台市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多家主流媒体和《中国作家网》《胶东散文年选》《黄海散文》《首都文学》等平台发表各类散文、书评近80余篇。《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散文选读篇目,收录于《胶东散文年选(2021)》《清泉录—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等散文集。
识文断字吃墨水
作者 崔洪国
题记:“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故乡是走得再远也要回望的那缕炊烟,驶得再远也要停靠的那个车站,帆张的再满也也要返航泊港的那条船。我想念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每天在村里穿梭来往识文断字吃墨水的长辈们。
(一)
在我故乡鲁北,人们一直管有学问的人叫做吃墨水的,对于他们会识文断字村里人发自内心地充满了尊崇和敬重。赤脚医生给头疼感冒的开个方子,村里小学教书的先生,村头开个代销,扒拉着算盘珠算个账,在村里都属于识文断墨的。大凡哪家有了红白公事或者妯娌姊妹,邻里之间有了疙疙瘩瘩,都要上门恭恭敬敬把村里这些识文断字的请到家里,家里的长辈陪着,这些识文断字的分了工,有的迎来送往,有的趴在账本上记着来往账。有的听了东家长西家短,很是耐了心性给矛盾双方细讲邻里谦虚礼让,守望相助,家庭尊老爱幼,和睦幸福的理,最后自然是皆大欢喜。特别是有孩子娶媳妇,那书法好的先生,在众人围观中,研好墨,裁好纸,挥毫泼墨,为主人家留下“高朋满座庆新婚,美酒佳馔谢宾客,喜庆新婚”的对联,对联红通通,字体工整整,在主人家的大门两侧要贴好长时间。
记忆里的乡村在我的梦境中,在我的散文中出现过无数次。“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故乡是走得再远也要回望的那缕炊烟,驶得再远也要停靠的那个车站,帆张的再满也也要返航泊港的那条船。每个人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时候也许眼里更多是诗远方,但走过了千山万水,“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叶落归根,再远的步履也迈不出故乡从村东到村西的胡同,走不完村南到村北的乡间路。我这一晃在外奔波几十个春秋,转眼也到了天命之年,更多的时间便沉潜在儿时村庄的光阴里,我想念小小村落里那些青砖黑瓦房,想念那些长满了杂草和野花的圩子墙,想念村外那开阔豁达的原野和原野上千重的麦浪。当然,更忘不了的还有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每天在村里穿梭来往识文断字吃墨水的长辈们。
田老师@识文断字吃墨水
文章插图
(二)
我记忆里最深的识文断字先生是我的小学老师,我的校长,也是我的班主任,他姓田,是我们村里的一户大姓。打我记事的时候他就在我们村的小学教书,与学校里姓田的另一位老师和姓谢的一位老师一起管教着一群贪欢贪玩的懵懂少年。在我的印象里,田老师高个头,宽脸庞,大眼睛,目光炯炯有神,穿着干净考究,很有教书先生的范。几位老师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很是威严,不苟言笑,但偶尔我们到老师办公室送作业的时候也看到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满面春风。上了学我们很快就知道,见了老师要站住喊“老师好”,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要先喊“报告”,老师夹了书本进教室,班长要喊“起立”,老师讲课的时候教室里要鸦雀无声。提问的时候要先举手,老师指到谁才能站起来回答,这都是约定俗成的纪律和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