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李山讲诗经 | 跟随最懂诗经的人体会诗经之美( 二 )


无论出师 , 还是还朝 , 战争题材的诗篇都很少出现大段的血火杀伐的描述 。 这不是不经意的 。 《诗经》中的战争诗人对战争现象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 执干戈以卫社稷 , 是出于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与道义 。 也即是说 , 人们的走上战场 , 与其说是去创造杀伐的英雄业绩 , 毋宁说是不得已起而捍卫自己所热爱的和平生活 。
《诗经》的战争诗固然歌唱胜利却不表现杀伐 , 以及在杀伐中显露个人勇力的英雄行径 。 古老的战争诗篇 , 实际映现的是一个珍爱和平的文化民族对战争现象所抱有的人道精神 。 说到《诗经》的人道精神 , 又不仅表现为战争 , 还表现为其他各方面 , 如对弱者的同情 , 对邪恶现象的揭陈 , 孔子的“思无邪”的评价就在今天看来也无疑是十分确当的 。
《诗经》是民族歌唱的第一声 , 真纯而高亮 , 其中不乏精美的玲珑之作 。 如开篇第一首“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无意间传达的光景是何等的优美!又如“伐木丁丁 , 乌鸣嘤嘤 。 出自幽谷 , 迁于乔木”的片段 , 不是追求境界的古典诗歌精神最早的传达吗 , 又如《秦风·兼葭》 , 其艺术境界仙风竹影的营造 , 不是已经把握古典诗艺秘诀才有的歌吟吗?
听李山老师讲《诗经》之《关雎》
读这样的诗篇 , 常使人想:天才的诗人是不分时代的 。我们何以要读《诗经》 ?不仅是因为《诗经》早 , 文学地位的辈分高 , 还因为她的好 , 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 可以启迪人们去想健康质朴的文学应该是什么样态 。
《诗经》是民族的文学经典 。 曾经启迪了无数的诗人 。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燕燕于飞”以及“麻衣如雪”的比兴 , 不是后来古典诗歌营造艺术境地的看家本领吗?又如 , “杨柳依依”、“选之天天” , 又引出了后世多少人的心追手摹、变化翻新?
南北朝的钟嵘作《诗品》就说过某某诗人渊于“国风” , 某某诗人渊于“小雅”的源流论 , 如果有谁把那些后世诗人对“杨柳依依”或“桃之天天”或其他《诗经》名句的追摹翻新的地方 , 一样一样找出来 , 罗列排比 , 前后对照 , 不是可以写一部关于《诗经》影响的微观“文学史”或“诗歌史”吗?
在这里 , 我还想举一个看上去远一点的例子 。 唐代好“捉对”说诗人 , 例如“李杜”、“王孟”、“岑高”之类(见李肇《国史补》) 。 实际上 , 那些被“捉对”的诗人 , 其间的差别往往很大 。
就说“岑高”即岑参和高适吧 , 两位诚然都是“边塞诗人 , 可是 , 岑参的边塞诗 , 是随军采访人员的手笔 , 不到当时的西域 , 就写不出“胡天八月即飞雪”、“马毛带雪汗气蒸”的句子 。
可高适就不然 , 他完全可以不到燕北榆关之地 , 坐在家里也可以写出《燕歌行》 , 表达他的非攻反战观念 。 为什么呢?
因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古老的边塞诗的传统 , 有许多的艺术手法可以借鉴 , 有高远的观念和高超的诗才 , 就可以写像《燕歌行》那样的大作 。 去不去相关的边地 , 反而不打紧 。 说起来呢这边塞诗悠久深厚的传统 , 就发端于《诗经》 。
《小雅》中有一首《小明》 , 即“我徂西征 , 至于艽野”的那一篇 。 诗里出现了“共人” , 过去学者解释这两个字 , 总是把它与其他篇中出现的“恭人”混同了 。 其实“共人”的“共” , 就是《小雅·六月》 “共武之服”的“共” , 也就是甲骨文中所说的“共人五千征土方”的“共人” , 是王朝征调的军士 。 这个词的弄清 , 一下子使诗篇的题旨清晰了起来 , 原来这是一篇最早的边塞诗 , 诗篇中的“我”是参加行动者 , 地位要比一般军士高 。 其赋诗的意图是想提醒那些在朝养尊处优的高官同情“至于艽野”将士们的疾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