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潘天舒、唐沈琦|“化作千风”:日本新兴葬式( 七 )


骨灰和墓地是生者为了怀念逝者而构建出的“存在” 。 骨灰是人逝世后的物质性遗存 , 墓地使骨灰变得神圣 , 它们将逝者与生者的关系实体化和本质化 , 抽离了时间性 , 凝固成神圣的永恒 。 在传统的丧葬观念中 , 人们需要遵循关于遗体与墓地的制度、规范与伦理 , 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伦理化的“自我” 。 这些面目模糊的“自我” , 带有共同体的特征 。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 , 许多人开始视之为负累 。 为了从负重中解脱 , 人们或不置墓地 , 或不留骨灰 , 或两者皆抛 。
自然葬消解了传统的“墓地”概念与图示 。 海葬时 , 人们将骨灰包在水溶性和纸内 , 撒在海中 。 山葬时 , 人们直接将骨灰撒在土地上 。 这些葬式看似简单 , 却仍然受到社会结构性力量的凝视与束缚 。 在人类社会中 , 何种空间可以涉及死亡事务 , 需要经由与空间有关的不同主体的协商与承认 。 海洋虽然不是个人的私产 , 人们仍然需要与专业的轮船公司合作 , 航行到近海进行海葬 。 山葬则更为复杂 。 日本的山往往属个人或机构所有 , 例如 , 富士山的一部分山林 , 便属于富士浅间神社所有 。 在山葬前 , 人们需要获得山林所有者的许可 。 即便山林属于自己 , 也需要与邻近者协商 。 除非人们找到远离人烟、不属于任何主体的山林 , 方能自由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
零葬则彻底解构了日本传统丧葬的文化意义 。 零葬没有殡仪 , 也没有坟墓 , 更不留骨灰 , 仅仅只是对遗体简单处理 , 或掩埋 , 或火化 。 日本一些主张新葬式的知识界人士曾主张“墓在心中” , 强调对逝者的追思和怀念 , 并用这种精神与心灵的实践来完善自我 , 而非执着于构建生者与逝者的物质性、实体性关联 。 人们需要反思对“物”与“所有物”的信仰 , 重构理性而超越性的生死观念 。
参考文献:
Yohko Tsuji, Evolving Mortuary Rituals in Contemporary Japan, in A Compan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Death, edited by Antonius C. G. M. Robben, Hoboke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18, pp17-30
[日]岛田裕巳著 , 严敏捷译 , 《让人生的终点归零》 , 台北:商周出版社 , 2016年
Hikaru Suzuki, Price of Death: The Funeral Industry in Contemporary Japa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