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为什么完美的复制不会被当成艺术?来自心理学家的解释( 三 )


即便在最完美的复制品中 , 也缺乏一样东西:艺术品的时空性 , 即它是特定时空下的独特存在 。 正是这种独特存在—别无其他 , 盛载着艺术品留下的历史印记……原创作品的时空性奠定了真实性内涵的基础……在技术年代对艺术品的复制 , 所欠缺的正是艺术品本身的灵性 。
为什么一件完美复制品的美学价值不同于原创作品呢?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 他指出 , 我们看待一幅画作的方式会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一件伪作而改变 。 我们会变得更仔细地审视这幅画 , 寻找它的瑕疵 。 因此 , 在欣赏同一幅画时 , 如果最先认为它是原作 , 然后又得知它是伪作 , 在前后这两种情形下 , 我们对画作的评价是有本质区别的 。 我们之所以会寻找差异 , 是因为我们假定如果我们继续欣赏 , 我们可能会感知到两者的差异 。 简而言之 , “既然练习、培养和发展区分不同艺术品的能力就是常见的审美行为 , 那么一幅画的美学特征就不仅包括人们在画作中看到的东西 , 还包括那些决定人们会如何看待画作的因素” 。
即使是真迹 , 只要人们相信它是伪作 ,
就会给予更低评价
我们可以猜想伪作被贬低的原因 , 但心理学家认为实验更有说服力 。 于是 , 心理学家设计实验 , 想搞清楚当我们发现某件艺术品是伪作时会作何反应 , 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 我们是极端的审美主义者吗 , 承认原作和毫无二致的伪作之间没有任何审美差异?还是说 , 我们坚持认为这两类作品存在审美差异?如果我们坚称 , 在某种程度上伪作的审美价值不如原作 , 这应该归因于本质主义吗?还是说 , 应该归因于伪作的审美价值被伪造者不道德的行为玷污了?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呢?
首先 , 有清晰的证据表明 , 仅仅告诉人们一件作品是复制品 , 就会导致人们在一系列维度上对该作品做出更低的评价 。 斯蒂凡妮·沃尔兹(Stefanie Wolz)和克劳斯-克里斯蒂安·卡本(Clauz-Christian Carbon)将同样的16幅画作呈现给受试者 , 并告诉其中一些人 , 这些画作是诸如达·芬奇之类的著名艺术家的原作 , 同时又告诉另一些人 , 这些画作是复制品 , 比如 , 是由著名艺术家的徒弟 , 或者由擅长制作著名艺术品复制品的当代艺术家根据市场订单创作的 。
研究人员故意回避了“伪作”这个词 , 因为这可能会产生“响应需求”效应—受试者可能会假定 ,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对伪作打更低的分数 , 因为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贬义 。 受试者将从不同维度评价每幅画:品质、积极情感价值、审视带来的快乐、占有的欲望、熟悉度、卓越度和视觉合适度 。 他们还要从天赋、流行度和个人欣赏度来评价艺术家 。
结果表明 , 当受试者被告知作品是复制品时 , 除了熟悉度 , 每个单一维度的评分都显著更低 。 在另一个实验中 , 研究者让受试者评价一幅凡·高肖像画的高质量复制品 , 但分两种情况:在一种情况下他们被告知该画作是凡·高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 , 在另一种情况下他们被告知该画作是赝品 。 当该作品被相信是赝品时 , 受试者认为它的审美价值更低 , 并且也被认为重要程度更低 。
特征|为什么完美的复制不会被当成艺术?来自心理学家的解释
文章图片

伦勃朗的名作《夜巡》 。
这种对伪作的贬低在大脑成像研究中也得到了反映 。 在一项研究中 , 受试者观看50幅伦勃朗的肖像画 , 同时由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监测大脑的血流量 。 每幅画只向受试者显示15秒 。 在图像出现之前 , 受试者要么会听到“这幅画是真迹” , 要么会听到“这幅画是复制品”的提示语 。 他们被告知 , 复制品是指由学生、艺术家的门徒或伪造者制作的作品(因此夹杂了欺骗和非欺骗意图) 。 除了欣赏画作 , 受试者没有被分配其他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