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三 )


上述意义上的“学”涉及很多方面 , 包括对理性规范的把握、自身德性的提升和涵养 , 等等 。 荀子肯定学不可以已 , 说明“学”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 , 自身涵养的过程也同样如此 。 学和无止境的关联 , 同时从一个方面突出了“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作为终身不息的过程 , 学不同于完成某一具体的事 ,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 对于具体的事来说 , 只要按照步骤完成 , 这一过程也就结束了 , 而学则无法在某一个特定阶段加以终结 。
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到了青与蓝 , 冰和水之间关系:“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冰 , 水为之 , 而寒于水 。 ”青从蓝中提取 , 但它比蓝更蓝 , 冰由水在零度之后凝结起来 , 但它比一般的水更冷 。 从表面上看 , 这些现象好像与学没什么直接的关系 , 但事实上 , 其内在涵义在于:原来的状态经过变化可以获得不同的特点 , 并形成新的规定 。 蓝与水经过了变化过程 , 便不再是原来的状态:青与冰作为变化的产物 , 已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蓝与水 。 这里 , 经过人的作用而发生的变化过程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 没有这一变化过程 , 就不会有以上结果 , 而“学”在这里就近于上述变化过程:人成长的过程 , 也经过类似的变化 。 在这里 , 青 , 出于蓝而胜于蓝;冰 , 水为之而寒于水具有隐喻意义:它意味着通过“学”以改变对象原来的状态 。
当然 , 从逻辑上说 , 存在形态改变和提升的前提 , 是原有对象是可以改变的 , 如果相关对象本身凝固不变 , 那就谈不上提升与否 。 对此 , 荀子同样作了肯定 。 在他看来 , 人具有可变性 , 不同于不可变的事物: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先天就十恶不赦的人 , 也没有先天就完美无缺的人 。 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 , 便强调了人的可改变性:所谓“起伪” , 也就是人的活动 , “化性”则是通过后天的践行过程以改变本来自然的趋向 , 使之逐渐地合乎礼义和社会规范的要求 。 荀子对人的可以改变性作了很多的论证 。 以木材而言 , 直的木材经过加工之后 , 可以变成圆形的木轮 。 引申而言 , 一般的事物都可改变 , 这一事实佐证了人之可变性 。
按荀子的理解 , 人的本性一旦经过后天努力而改变之后 , 就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 他区分了人的两种存在形态 , 其一为自发形态 , 它一开始就具有 , 无需任何努力;其二为经过改变之后所形成的形态 。 经过改变之后所达到的存在形态 , 构成了文明化的人所具有的特点;人之成为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形态 , 就是因为经历了这样改变的过程 , 这种经过改造的存在状态 , 乃是通过“学”的过程而实现的 。 在此 , “学”构成了实现转变的条件或前提 。
具体而言 , 学以成人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博学 , 一是参省 , 后者即自我的反省和思考 。 用荀子自己的话来说 , 也就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 所谓博学 , 即广泛地接受已有知识经验 。 从孔子开始 , 儒家就非常注重博学 , 荀子也延续了儒家的这一传统 。 比较而言 , 中国文化的另一学派 , 即道家 , 注重的是“为道日损” , “损”即减少 , 其特点在于将已经积累的经验或已获得的知识加以消解 。 对道家而言 , 经验知识会妨碍我们对道(最高真理)的认识 , 因此需要不断消解这种已经积累的知识 。 与道家的这种观点相对 , 儒家注重博学 , 要求通过广泛积累知识经验逐渐达到对相关理论、相关对象的深层认识 。 除了博学之外 , 自我的反省体验也是重要的方面 。 按照荀子理解 , 博学应当和自我的反省体验联系起来 , 仅仅向外积累、接受现成的经验是不够的 , 自我同时需要不断体验和反省 , 注重自身独立的思考 。 这样 , 博学和个体自身的思考 , 便构成了“学”的两个方面 , 由此出发 , 便可达到所谓“知明而行无过”:一方面获得关于对象的正确认识 , 另一方面自身行为又没有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