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五 )


四、化性起伪
人在感性的层面上所具有的本然之性 , 属自然之维 。 求乐避苦 , 即是自然的本性 。 在后天发展过程中 , 人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则并不仅仅取决于人一开始具有的自然本性 , 而是和人的外部条件及自身习行过程联系在一起 , 后者也就是荀子所说的注错和习俗 , “注错”就是人的举止行为 , 习俗则是外在的环境 。 人到底能成为什么样形态?在荀子看来 , 外部的环境和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在这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人可以成为像尧或禹这样的圣人 , 也可以成为像桀这样的暴君 。 从社会分工角度来说 , 人则可以成为工匠 , 或成为商人 , 如此等等 , 这些都是与人在后天的所作所为以及环境的影响分不开的 。 前面提到的注错习行 , 主要与个体自身努力过程相关 , 这样的“起伪”过程 , 又与更广义意义上的“学”联系在一起 , “学”即广义上的习行过程 。 与之相对的所谓习俗 , 则侧重于外部的环境 。 个体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另一方面也是和他自身的所作所为无法相分 。 外部的习俗和个体的习行相互作用 , 可以规定人的发展方向 , 使之走向理想形态 。 外部环境和个人努力之间的如上互动 , 具有过程的意义 。 前面提到的“学不可以已” , 已突出了这种过程性 。 正是在外部环境和人自身努力的不断互动过程中 , 人逐渐既形成了圣人和暴君等政治人格的区分 , 也引向了社会分工系统中工匠、商人等的分野 。
环境的作用同时也与“化性起伪”的过程相联系:“注错习俗 , 所以化性也 。 ”(《荀子·儒效》) ,“化性起伪”主要是通过对人先天的自然情感或自然发展趋向的改变 , 使人获得礼义的引导 , 成为文明化的人 , “注错习俗”则与人自身的行为过程与外部环境相关 。 在荀子看来 , 化性起伪的过程 , 既有赖于人自身的努力 , 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 , 后者包括礼义教化的约束 , 等等 , 人的存在形态则由此而得到改变 。 引申而言 , 环境的这种作用不仅仅在于从正面给人引导 , 而且也表现为从消极的方面给人带来各种负面的影响 。 现实的环境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 , 它总是会包含不同性质的现象 , 有积极的因素 , 也有不利于人成长的方面 。 在个体的存在过程中 , 对这些不同的方面都要给予关注 。 从早期开始 , 儒家就非常关注环境对人的这种影响 。 《论语》中的《里仁》篇提出“里仁为美” , 肯定了环境对人的意义 。 如果不懂得去选择良好的生活环境 , 便是不明智的 。 荀子也提到“君子居必择乡” , 即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环境 , 其中也肯定了环境可以影响人 。
广义的环境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按荀子的理解 , 一方面 , 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另一方面 ,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会对人产生多方面制约 。 他特别提到了在交往过程中 , 选择交往对象的重要性 。 宽泛而言 , 选择环境也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交往对象 。 荀子在肯定“居必择乡”的同时 , 又特别提出了“游必就士”:“故君子居必择乡 , 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 即交游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士 。 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区分 , 这里的“士”主要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知书达礼的社会成员 。 所谓“游必就士” , 便意味着交往对象应当是知书达礼 , 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 。 唯有与这些人交友 , 才会受到正面的引导和影响 。
不同的人格形态在社会中会得到不同的评价 。 一般来说 , 德性完美者往往为社会所正面的赞赏 , 而品性不佳者则常常面临否定性的贬斥 。 既然如此 ,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 , 一些人不能致力于做一个好人 , 而偏偏向坏的方面发展?荀子对此作了具体分析 。 按荀子的理解 , 从个人自身的主观方面来说 , 之所以导致以上现象 , 重要原因在于“陋” 。 什么是“陋”?在《修身》篇中 , 荀子对“陋”作了简要的解释:“少见曰陋” , “少见”即孤陋寡闻 , 它构成了“陋”的内在特点 。 孤陋寡闻意味着视野的限定 , 处于陋的状态 , 人的视野往往比较狭隘 。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 这意味着在把握对象、认识自己这两个方面都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 正是这样的孤陋寡闻 , 导致了人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无法作出适当的选择 。 这样 , 人之向恶 , 不是他本性不好 , 而是因为其所知有限 , 对世界和人自身缺乏充分的认识 , 从而 , 无法作出更合理的选择 。 简而言之 , 社会上之所以出现各种似乎很不合理的人生取向 , 其根源就在于“陋” 。 由此 , 荀子得出了如下结论:“陋也者 , 天下之公患也 。 ”(《荀子·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