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者何以成为“失败者”?一位大学教授十多年的思想考古( 二 )


郭嵩焘悲剧性的命运 , 他的个性和思想 , 在孟泽的新著中 , 是在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倾斜关系中展开和呈现的 。 郭嵩焘看到了这种倾斜 , 并且试图最大限度、最快地消除这种倾斜 。 但他的言行遭到了系统性的捕杀 。 “也许不是一个通过改变策略就可以改变局面的问题 , 照他的话说 , 这同时是一个‘有本有末’的问题 。 ”孟泽说 , “只是晚清当轴者的势利和昏迷 , 凸显了其中的困局和悲情 , 使得哪怕是策略的改变与改善 , 也极其艰难 , 让人痛心不已 。 ”
在湖湘文化研究成为显学 , 关于曾国藩、左宗棠的书籍时时爬上畅销书排行榜的当下 , 孟泽认准的是郭嵩焘身上洋溢的敢走“窄门”、不惜牺牲的烈士精神 。
世所罕见的清明与健康的理性
1876年末 , 一个标志性的历史时刻 , 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出使英国 。 按照朝廷的要求 , 他很快以《使西纪程》为名 , 寄回了自己从上海到伦敦51天行程的日记 , 还小心谨慎地删改了其中觉得可能“不中听”的话 。 但是 , 《使西纪程》印行不久 , 就在国内士大夫中引起强烈反对 , 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说 , 郭嵩焘大概已经“中洋毒”;文史学家李慈铭说 , 郭嵩焘“诚不知是何肺肝”;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奏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 , 欲中国臣事之” , 请求将《使西纪程》毁版;张佩纶请求撤回郭嵩焘 。
在所有人视洋人为夷狄 , 为洪水猛兽时 , 郭嵩焘早就认为洋人也是人 , 可以“以理格之”“以礼通之” 。
郭嵩焘的说法 , 颠覆了千百年来天朝把“夷狄”等同“禽兽”的霸权话语 。
郭嵩焘秉承世所罕见的清明与健康的理性 , 在孟泽看来 , 是郭嵩焘迥异于同时代那些贤达者的特有魅力 。
郭嵩焘被骂作“汉奸” , 有人就想当然地说这是他主张“全盘西化”的下场 , “那更是天大的误会 。 ”孟泽说 , “以郭嵩焘的出身和教养 , 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是毫无疑问的 。 ”
在列强横行的年代 , 家门口的“夷狄”已非“古之夷狄”可以比拟 。 孟泽引用郭嵩焘的话说 , “西洋之入中国 , 诚为天地一大变 , 其气机甚远” , 而且 , “夷人之于中国 , 要求通商而已”“得其道而顺用之 , 亦足为中国之利” 。 因此 , 虽尧舜生于今日 , “必急取西洋之法推而行之” 。 否则 , 就会是人家西洋“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 , 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
出使之日 , 郭嵩焘满怀壮志 , 期望引进西方治国之道 , 使中华振兴并臻于富强;铩羽而归之后 , 他称病乞休 , 归隐乡里 。 郭嵩焘于1879年5月5日乘船到达长沙 。 当时湘阴正好发生守旧排外风潮 , 形势颇为紧张 , 连用小火轮拖带木船到省城都受到长沙、善化两县士绅的阻止 , 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张贴于大街之上 。
【|独醒者何以成为“失败者”?一位大学教授十多年的思想考古】正视现实 , 而不是盲目托大;学习他者 , 并非就是看轻自己 。 弱小者的自卑与自傲 , 在纷乱的时代 , 最易搅动民粹情绪的涌起 。
赤子般的认真、清澈与愤慨 , 在一个老大帝国斜阳晚照举世昏聩的时代 , 无疑成了一个清醒者的罪过 。
真话 , 难免被权力敌视 , 被世俗误会 。 “郭嵩焘的思想、言论、作为 , 不仅对他所置身的王朝有违碍 , 对他置身的文化也不免有违碍 , 他自然是深爱他所置身的王朝和文化的 , 所以 , 他常常怃然 , 常常流泪痛哭 。 ”孟泽理解郭嵩焘进退失据的无奈和痛苦 。
“这是一片不失野性和宽大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