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黄庭坚将其改成了词,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黄庭坚 , 外号“诗中达摩” 。 作为江西诗派鼻祖的黄庭坚 , 其实是一位“洗稿大王” 。 之前我们曾聊过 , 他和苏轼二人为了“洗稿”张志和的《渔歌子》 , 吵了一场架 。
黄庭坚说 , 苏轼填的词填得太滥了 , 苏轼则嘲笑黄庭坚笔下的渔夫 , 刚刚还在“新妇叽” , 转瞬又到了“女儿浦” , 简直不要太浪了 。
和苏轼掐架 , 黄庭坚落了下风 , 于是就耿耿于怀几十年 。 直至暮年 , 还忍不住把张志和的原作拿出来 , 用《鹧鸪天》当词牌 , 又“洗”了一遍 。
黄庭坚|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黄庭坚将其改成了词,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本文图片

非但自己“洗” , 黄庭坚还发动了自己的侄子 , 用《浣溪沙》、《鹧鸪天》这两个词牌把张志和的《渔歌子》“洗”了四遍!如此没完没了 , 搞得苏轼相当无语 。
话说黄庭坚习惯性“洗稿” , 他不只“洗”唐朝的张志和 , 连北宋欧阳修也不放过 。 欧阳修最出名的代表作《醉翁亭记》 , 就被他“洗稿”成了自己的词 , 名叫《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
这首词的内容 , 照搬欧阳修原文不出奇 。 奇怪的是欧阳修用了21个“也”字来做句尾 , 黄庭坚填的词也用了12个“也”字来押韵 。 并且这首词 , 还紧紧地扣住了欧阳修原文想表达的主旨 。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赏析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北宋·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 。 望蔚然深秀 , 琅琊山也 。 山行六七里 , 有翼然泉上 , 醉翁亭也 。 翁之乐也 。 得之心 , 寓之久也 。 更野芳佳木 , 风高日出 , 景无穷也 。
游也 , 山肴野蔌 , 酒洌泉香 , 沸筹觥也 。 太守醉也 , 喧哗众宾欢也 。 况宴酣之乐 , 非丝非竹 , 太守乐其乐也 。 问当时太守为谁 , 醉翁是也 。
白话翻译:
滁州的四面环山 , 远远地望去 , 深幽秀丽、绿荫茂密的地方 , 就是琅琊山了 。 进山沿着小路 , 走上六七里 。 泉水边上有一个亭子 , 亭檐翘起如飞鸟的羽翼 , 那就是“醉翁亭”了 。
黄庭坚|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黄庭坚将其改成了词,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本文图片

这里是让太守感觉到快乐的地方 , 而他的快乐 , 源自他自己的心灵 , 而非外物 。 他只是在借醉酒 , 寄托内心的感情 。 再加上山中野花盛放 , 林木秀美 , 风和日丽 , 景色无边 。
此时去游玩 , 与宾客共享野味佳肴 。 泉水酿造的美酒 , 从杯盏中不断地溢出芳香 。 面对此情此景 , 太守一高兴就喝醉了 。 陪同他的宾客们 , 自然也很欢愉 。
该怎么来描写宴席上醉酒的快乐呢?太守的快乐 , 并不是丝竹之声带来的快乐 , 而是感觉到了宾客们的快乐而快乐 。 若问太守是谁 , 他就是欧阳修啊!
根据辞书上的相关介绍 , 黄庭坚这种“洗稿”的方式 , 事实上是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常见手法 , 叫做“隐括” 。
黄庭坚这篇词作的内容和词作想要表达的主旨 , 完全属于欧阳修那篇《醉翁亭记》 。 黄庭坚的工作 , 不过是在“玩弄文字技巧”罢了 。
只不过所谓文学 , 往往是文章内涵与“创作技巧”并重的 。 因此即使一篇文学作品 , 即使完全没有内容上的创新 , 只要叙事技巧有所提升 , 那么它都会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
黄庭坚|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黄庭坚将其改成了词,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本文图片

我想这一点 , 大概是如今很多年轻读者无法理解的 。 因为假如把黄庭坚这首词拿去给机器程序检查“原创度” , 我想它肯定也是过不了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