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沈荣均 , 中国作协会员 , 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 , 代表作有散文随笔集《天青色等烟雨》《倾城的土著》《斑色如陶》《内心的花朵》等 。 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文学奖散文奖、大鹏生态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等。 长篇小说《双鱼座青花》入选四川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只恒文
“幸福如陶——让泥土站立起来” , “宋时花香——花声里抵达晨曦和黄昏” , “苏麻离青——一段尘封情绪” , “官窑美人——姐要的就是传奇”……读起沈荣均新著《天青色等烟雨》的这些章节 , 就像是在念一首诗 , 古香古色 , 听一段书 , 拍案惊奇 。
著名作家沈荣均把《天青色等烟雨》视为个人写作的一次转型 。 “无论是魏晋还是宋元 , 无论是四川古陶还是元明青花 , 这些物品 , 我是当作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事物来品读的 。 当然 , 这也给自己设置了一道难题 , 怎样透过器皿的温度 , 回溯过去 , 触摸那些生动、携带先人情感的细节 。 这或许需要想象和思考的可逆性 。 ”沈荣均说 , “可逆性的写作尝试对我来讲很难 , 因为每一次提笔 , 都是一次对自己去除显著地‘活在当下’意识遮蔽的挑战 , 当然也是对自己每一天不如意的对冲 。 ”
“要文艺 , 也要生活 。 ”这是沈荣均的创作与生活态度 。 在他的心目中 , 古代先贤是如何对待文艺与生活的 , 沈荣均又是如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并写作的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近日与《天青色等烟雨》的作者沈荣均进行了对话 。
诗意的栖居
采访人员:当下生活喧嚣多元 , 而您醉心于“器物与人的美好关系” 。 您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个题材 , 并将它作为您散文创作的“转型”?
沈荣均:时髦的说法叫“诗意的栖居” 。 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诗意的栖居” , 有一种模式就是“器物与人的美好关系” , 它能很好地解决日常生活的冰冷和粗粝的问题 。 从某种意义说 , 这是一种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想或者信仰 。 生活缺少信仰 , 就是堕落 。 这一点 , 我受马未都的影响比较深 。
我热爱写作和古陶瓷 , 也读了马未都全部的陶瓷随笔著作 。 他把中国陶瓷美学讲成了一个个雅俗共赏的故事 , 比如“元青花鬼谷子”和成化皇帝的“鸡缸杯” , 非常具有传播性 , 这是他对中国陶瓷美术的贡献 。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非虚构随笔 , 更多直接揭秘解读历史人物和事件 , 很少去关注人和器物的关系 。
事实上 , 这个世界所以让作家们一直保持不懈的想象和叙述冲动 , 除了人与人 , 还有人与物 。 《红楼梦》是典型讲人与人的 , 但人与物又随处可见 , 整个大观园就是人与物的总和 , 姑娘们在里面吟诵四季花卉 , 再如石头、玉牌子、金锁、金麒麟也是以物拟人的 , 书中还有大量的古玩器皿 , 让人物活动的细节有了陪伴 , 忽然就生动了 。 我们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看到了曹雪芹的精神寄托 。 因为有了人与人和人与物 ,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被放大了许多 。 早些年 , 我写过大量的乡村事物 。 近年来 , 我的写作集中在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审美经验 , 人物是一个系列 , 陶瓷器物是另一个系列 , 可能以后还会写写书画作品 。 之前 , 还是一个传统散文的写作者 。 十年前开始古陶瓷的审美解读 , 似乎可以算个人写作的转型 。
采访人员:将散文创作和器物审美融合的笔法并不少见 , 在您这本书中 , 有哪些特别之处?
- 苏轼|西湖记想苏东坡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苏东坡#西湖记想苏东坡
- 雕刻|仙作佛像雕刻名家作品珍赏,紫檀木雕,阿弥陀佛立像
- 南渡$名家新作 | 徐 剑:烟炙砖 燕子归(散文)
- 病毒|对话|林垚、刘擎:站在时间边上
- 厦门市美术馆!「?童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家谱#当代散文||儿时的年味儿
- 琴岛!“名曲名家”齐聚“钢琴之岛”助推厦门鼓浪屿音乐艺术生态建设
- 当代散文#当代散文||俯拾岁月的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