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什么是哲学?中国人有没有哲学?( 二 )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虽然自然哲学家与苏格拉底的研究对象不同,但他们都把目光转到了初始原因这个问题之上。自然哲学家积极探索宇宙生成的初始原因,苏格拉底则研究美德和至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善就是初始原因。
维特根斯坦@什么是哲学?中国人有没有哲学?
文章插图

我们要怎样来给哲学下定义?
到了希腊化时代,当古希腊哲学即将走到尽头之时,类似于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后出现的杂家,在希腊世界也出现了斯多葛派哲学、伊壁鸠鲁哲学两个具有总结性质的体系。
这些后起之秀们想要对前辈的体系进行综合,创立一种融汇各个学派的哲学体系。在斯多葛派看来,哲学可分为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而在伊壁鸠鲁派看来,则是准则学、形而上学、物理学和道德学。黑格尔说过,所谓的“准则学,真正说来,就是伊壁鸠鲁的逻辑学”。所以,两派一致都认为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是哲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名哲言行录》中采纳了这种说法,认为这种的划分能够把古希腊的所有哲学流派都囊入其中,他写道:
“哲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物理学、伦理学、辩证法或逻辑。物理学讨论宇宙及其所包含的所有事物;伦理学讨论生活以及与我们相关的所有事物;而这两者所使用的推理过程则构成了辩证法的领域。”
其中,从泰勒斯到原子论者,这个时代的自然哲学家主要研究哲学中的物理学部分;而伦理学则由苏格拉底来开创,它排挤物理学,一度成为哲学的核心领域;辩证法可追溯到爱利亚的芝诺,苏格拉底使这门学问发扬光大,最终在哲学中占据了一块地盘。
维特根斯坦@什么是哲学?中国人有没有哲学?
文章插图

到了近代,笛卡尔的二元论使哲学的划分出现了变化,物理学和伦理学作为物体和肉体的学问,合并成了“存在”;而逻辑学则以“思维”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哲学家们开始重点探讨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时,哲学的三个领域才逐步走向融合,不再机械地并立着。近代哲学家中,英国人的逻辑重点在于“感觉”,德国人的重点则在于“思维”,他们都疏远了“存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则运用思维理性来批判现实存在,使哲学具有了革命性;拉美特里、狄德罗和霍尔巴赫都积极吸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自觉将哲学理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到了二十世纪,各门科学都蓬勃发展,出现了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现代学科。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要给哲学划分内容的话,显然这些学科都应该部分地划入其中——因为这些学科的早期创始人基本都是近代哲学家;例如心理学史绕不开洛克,语言学史要讲到结构主义,教育学史里则有到洛克、卢梭与康德。
哲学的定义里不该有门户之见
门户之见和派别之争所干扰我们对哲学的认识,变得狭隘和保守,这与求知的本能是不相容的。
门户之见是明朝末年学术界的一大问题,那时的儒者划分为朱王两派,他们之间在思想领域的斗争丝毫不比朝廷的党争弱,造成了社会的大撕裂。黄宗羲在《破邪论》中对这种门户之见提出批评,他说:
“今之敢于骂象山、阳明者,以晦翁为之主耳。此如豪奴之慢宾客,猘犬之逐行人,其主未尝知也。”
鲁迅曾说:“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倘使鹅湖之会上,作为老友的朱熹与陆九渊正把酒言欢,忽然朱熹的奴才跳起来大骂陆九渊的学说败坏了圣门;此时的朱熹想必会很尴尬,要挥起鞭子来教训这名不知好歹的豪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