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华杉:《孙子兵法》最核心的秘密,其实就是一句话( 三 )


成吉思汗和拿破仑,都是压倒性的成本领先,就像现在美国这么强大,他也无法征服朝鲜,本质就是因为人命成本悬殊。
不过,拿破仑到了后来,他的人命成本也高了,不是士兵的人命成本高了,而是他的将军们成本高了。
拿破仑说:“我的将军们已经打不了仗了,因为他们太有钱了!”你看,这是不是也是企业的情况,到了后来,高管们都太有钱了,没有斗志了,公司的成本就高了。这就是乔布斯说要“stay hungry”的道理,要保持饥饿感。
往大了说,整个人类历史,都是成本推动,按斯宾格勒的历史观,历史就是野蛮征服文明,再被文明同化的过程。比如罗马征服希腊,再被希腊同化,北方蛮族征服罗马,再被罗马同化。背后的动力,就是成本,野蛮人成本低,文明人成本高。现代文明人,发展到生孩子这样自然的事情,都觉得成本太高,不生育了,这文明就要灭绝了。
总结《孙子兵法》前两篇,第一篇是风险视角,第二篇是成本视角,这就是我们看待企业经营首要的两个视角,先考虑失败,再考虑成本。
03、博弈的最高境界是“行王道”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前面两道题都算过了,打得赢,也打得起,该打了吧?孙子说:等一等!再想想,能不能不打就解决问题?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呢?不能等到两军对垒的时候,而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消弭战争于无形。
举个例子,三国时代,张鲁割据汉中,他想要称王。称王,就是宣布独立了。他手下有一个谋士叫阎圃,阎圃就劝谏他说:“你现在不称王,实际上也是汉中王,称王并不多个什么。但是,一旦称王,不承认朝廷,就没有退路了。不如继续观望,以后有机会就夺取天下,没机会还可以归顺朝廷。”张鲁就打消了称王的念头。后来,张鲁投降了曹操,封为阆中侯。曹操听说阎圃曾经谏止张鲁不要称王,封阎圃为列侯。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屈了谁的兵呢?具体不知道是谁,因为已经在他们冒头之前就把他们打掉了。什么意思呢?曹操封阎圃,就传递了一个信号给天下所有割据势力的幕僚们,如果他们的主公要独立,而他能劝阻,将来就有机会封侯。这不就能打消一些反叛的念头吗?
所以,兵法并不全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是博弈论思想,美国人发展了博弈论,但是他们追溯历史,承认《孙子兵法》为人类第一部博弈论著作。
博弈,就是通过一种激励机制,去引导人的行为,和我们搞企业管理一样。比如我们企业担心员工跳槽,或者担心能干的员工出去创业,怎么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就是我们给他的利益,要能覆盖他创业的收益,或者提高他创业的成本。
我有一个朋友的富二代孩子,想要自己创业开火锅店,就应聘到海底捞去卧底学习。结果呢,三个月后就打消自己开店的念头,留在海底捞发展了。这就是海底捞不战而屈人之兵。
华与华是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最大的威胁,就是骨干出去创业。很多成功的咨询公司都分裂了,但华与华的团队一直保持稳定,这是我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我怎么防止公司的骨干“起兵举事”呢?一是收客户钱不能太多,二是给员工分配要足。定价不是越高越好,哪怕客户有那么高的支付意愿,你也不能一味追求拉高定价。因为利益太大,就会吸引新的竞争者进入,而最接近的新竞争者,就是公司骨干员工。
客户付钱不高,员工分钱不少,中间的套利空间就小了。客户和员工都稳定。这是很多老板都没想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呢?就是利益最大化的习惯作祟,不懂得利益越小越安全,越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