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文/孙普
当瑞典学院宣布将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之后 , 与以往诺奖得主受到的赞誉或争议不同 , 这位新晋得奖者带给大家的第一个问题可以说既简单又粗暴——古尔纳是谁?
某种程度上 , 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视线长久以来太过集中在世界文学的中心 , 才会对古尔纳这类作家的出现感到诧异 。 在诺贝尔奖官方发起的投票里 , 来自世界各地共高达九成的读者表示从未读过古尔纳的作品 。 在国内 , 对古尔纳的译介除了零散的短篇小说 , 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译作 。 甚至在诺奖消息发布当晚 , 就连作家本人的名字都没有一个通用的中译名 。
随着古尔纳的一些基本信息被陆续知道 , “古尔纳是谁”这个问题很快引申出更多问题 。 古尔纳到底是哪里人?他的创作经历是怎样的?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在哪里?这些问题正在慢慢被回答 。
从殖民地儿童到流离失所的难民
1948年 , 古尔纳出生于桑给巴尔——一个历史上曾被葡萄牙占领 , 19世纪末又被英国统治的殖民国 。 1963年 , 桑给巴尔从殖民统治下和平解放 , 随后发生的一场针对少数裔公民的屠杀 , 使得作为受害者的古尔纳被迫逃往英国 。 也就在这一年 , 桑给巴尔与坦噶尼喀组成坦桑尼亚共和国 。
严格来说 , 古尔纳并不是正统意义上的坦桑尼亚人 , 他缺席了这个国家刚开始成长的那段时期 。 1976年 , 古尔纳从伦敦大学毕业 , 在一所中学任教 。 1980年 , 他回到非洲 , 执教于尼日利亚一所大学 , 同时攻读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 。
1985年 , 他进入肯特大学执教 , 教授的是英语和后殖民文学 , 研究沃莱·索因卡、萨尔曼·拉什迪等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移民作家 。 在他身上 , 殖民的历史记忆与流离失所的难民身份混合在一起 , 这种含混的身份促成了他学术研究和小说写作的主体 。
古尔纳的写作生涯始于1987年 , 处女作《离别的记忆》以一场发生在非洲大陆的起义为背景 , 讲述年轻的主人公试图逃离故乡 , 最终被迫回到破碎的家庭 。 第二部小说《朝圣者之路》讲述一位生活在英国的非洲移民如何与自己悲惨的成长经历、动荡的政治记忆共存 。
上世纪90年代开始 , 古尔纳的创作逐渐步入稳定 , 十年里他先后出版了三部长篇 。 1990年的《多蒂》通过一个成长于1950年代、具有移民背景的英国黑人女性 , 探讨了个体如何在阅读中重构新的自我 。 1994年的《天堂》取材自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 , 讲述一名少年被家人出卖后曲折的成长经历 。 1996年的《绝妙的沉默》似乎融合了古尔纳本人的经历 , 一个离开桑给巴尔的男人前往英格兰并在那里找到了一份教职 , 他爱上一个英国女人 , 在长达二十年的家庭生活中以“沉默”向妻子掩盖自己的过去 , 最终造成家庭分离 。
本文图片
2000年之后 , 古尔纳先后出版了《海边》(2001)、《沙漠》(2005)、《遗弃》(2005)、《最后的礼物》(2011)等作品 。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发生在欧陆与非洲 , 持续传递古尔纳对殖民记忆、难民身份等主题的思索 。 在2020年最新出版的作品《死后》里 , 古尔纳带领读者重回20世纪初殖民统治下的东非 , 历史风向下的人物命运上升为一种悲观的论调:在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面前 , 个人别无选择 。 这似乎也是对古尔纳过往作品一次形而上学式的总结 。
- 巴尔扎克@人要有生存的方向,巴尔扎克让我看到心的意义,保持本色人生!
- 越南|王占黑:越南的巴尔扎克好看吗?
- 网球场|王占黑:越南的巴尔扎克好看吗?
- 阿卜拉江·努尔买买提|新疆英吉沙“小刀村”:老手艺成富民新产业
- 巴尔扎克&看了10位大作家的一天世界,方知“智者的常轨,乃是雄心之明证”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一书难求?新晋诺奖得主古尔纳在美国遭遇的出版困境
- 多蒂|上海译文出版社将引进诺奖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多部作品
- 巴尔扎克&5年完成100多万字1000次修改 编剧周梅森细数《突围》创作历程
- 古扎克$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刻画人性之恶的短篇小说
- 小说!专访|阿卜杜拉扎克·格尔纳:我对所有“从别处来”的人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