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丸山真男也“转向”了? | 评《忠诚与反叛》( 三 )


在这篇论文中 , 丸山还考察了自由民权论中的抵抗与反叛 , 日本基督教尤其是著名无教会基督徒内村鉴三所遇到的国家忠诚问题、封建忠诚的变质与退化、抵抗的精神与谋叛的哲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 丸山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 , 在论文的末尾 , 点出了他的意图 。 他说 , 随着明治维新的现代化进程 , 武士存在的土壤消失了 , 原先的谏诤与谋反这些用词也不符合潮流了 。
转向|丸山真男也“转向”了? | 评《忠诚与反叛》
文章图片

《忠诚与反叛》 , [日]丸山真男 , 艺文志eons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21年8月 。
丸山说他倒不是想发什么思古之幽情 , 他想问的是:那种原先在日本就很弱的中间势力的自主性 , 为何在近代日本没有在自发团体里获得创造性转化? 丸山还进一步发问 , 为何日本近代以来绝对主义式权力集中没有明确把国家和社会分开 , 而是走向了国家跟社会一体化的方向 , 这才是跟现代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
丸山进一步追问道 , 近代日本的组织究竟从旧体制的忠诚意识里继承了什么 , 又舍弃了什么 。 他认为这个问题在现代日本依旧还是个问题 , 这个“旧债”并没有还清 , 需要现代日本人通过自己的责任与行动把过去的遗产变为现代的资源 。 只有这样 , “无忠节者亦无叛意”那句话才能超越历史的制约 , 变成对今人的永恒的预言 。
这最后的结语有点不好懂 , 要联系起丸山的一个主要观点才能完整理解 。 丸山有个著名的观点 , 日本近代以来缺乏主体性精神 , 需要强韧的主体性精神 , 甚至需要精神贵族主义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主义 。 因此 , 他才会从武士的传统里寻找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 , 这是他高度评价武士的谏诤精神的原因所在 。 丸山评价武士阶层的这种精神品质 , 当然不是因为他赞美武士的尚武精神 , 主要是因为如果寻找一种典型的日本人 , 那就只有武士了 。 丸山在《忠诚与反叛》的书评会上指出 , 武士阶层是不存在了 , 但武士精神还是值得思考的 。
03
探寻日本思想史上的执拗低音 , 与日本战后启蒙的瓶颈有关
另外一篇长文《历史意识的“古层”》(1972)也是丸山的代表作 , 是丸山离开东大后不久发表的长篇论文 , 也应该是丸山著述中引起争论较多的作品 。 在这篇论文中 , 丸山想探究的是 , 日本思想史上是否有某种执拗低音 , 或者说是原型、古层 , 在吸收外来思想时会对其做出某种改变 。 为了避免误解 , 丸山后来不用“原型” , 换成“古层”这个术语 。 在他看来 , 虽然这种古层本身没有什么思想 , 但是总能够对外来的思想文化做出某种改变——这便是丸山的问题意识 。 他说过要从历史意识、伦理意识、政治意识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 我们就看看他是如何在这篇《历史意识的“古层”》里探讨的 。
丸山在论文的开头就引用了江户时代国学大师本居宣长的毕生大著《古事记传》里的两段话 。 第一句是“从古至今 , 人世间的善恶 , 以其变化验其来历 , 均不违神代之趣 。 后世万代亦可知之”(三之卷) , 第二句是“凡世间万象 , 代代时时 , 吉善凶恶推移之理(中略)悉依神代初始之趣”(七之卷) 。 本居这样的表述是想说包括未来在内的一切“历史之理”都凝缩在“神代”里了——颇有点像儒家说 , 最理想的时代是三代 。 他引用本居的这两句话 , 想说的是他自己这篇论文的假说 , 就是本居说的历史的“理”是关于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容 , 如果探讨日本人关于历史的思考与记述的样式 , 不管是吉善事还是凶恶事 , 其基础框架就是这句“悉依神代初始之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