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反反复复阅读诗,是最笨又最聪明的办法( 三 )


下片写行人从远方归来 , 从“何意重经前地”一句 , 方才悟出上片所写的其实是昔日送别这人的回忆 , 遗钿不见 , 指当初送他的女子已经不在 , 河桥送别处只剩下兔葵燕麦、草迷斜径 。 可见当初送别的地方已经一片荒凉 , 那么这里曾经发生了多少人事变化呢?“向残阳影与人齐”一句 , 真切地写出归者茕茕独立于残阳斜照的葵麦之间形影相吊的形象 。 而藉草而坐 , 把酒酹地 , 极望天西的结尾也余味无穷 。 白日西驰 , 迟暮之悲自在言外 。
作者将送别选在清晨 , 将归来选在黄昏 , 这两个时段又各与少年的豪气和老年的衰暮相应 , 从而使世事的沧桑之感与人生的盛衰之感交织在一起 , 这首词或许是作者亲身的经历 , 但更容易令人联想到汉魏唐宋的古诗中 , 常常写到的征人思妇送别的情景和行人归来后故园荒芜的场景 , 因而词里的内容又有了包容历史传统主题的更深意义 , 给人留下无穷想象余地 。 清真词的深厚往往由此见出 。
从以上几个诗例可以看出 , 如果能透彻理解诗意 , 就比较容易把握诗人的创作用心 , 说清楚作品的表现特点 。 因为你不是从诗歌理论的一般概念出发去分析作品 , 而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在这一首具体的作品中 , 作者是如何表达他的意思的 , 这样从作品中读出来的体会 , 必然是你独有的 , 不会流于一般化和公式化 。
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
二、把握各种诗歌体式的表现原理 , 联系体裁的特点来理解诗词的艺术创新 。
中国古诗中有古体近体两大类 , 古体包括五古、七古、五七言古绝、三言四言六言、乐府;近体包括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五七言律绝等等;词有小令、长调等等 。 不同的体式有不同的鉴赏标准 。 比如歌行长于铺叙 , 要求层次复叠 , 有波澜起伏 。 欣赏时或取其气势奔放跌宕(如李白《将进酒》) , 或取其叙情委曲尽致(如白居易《长恨歌》) , 以酣畅淋漓、宛转曲折、摇曳多姿为佳 。 而绝句则以含蓄为上 , 讲究主题和意象单纯 , 留有不尽之意 。
而每一种诗体在它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 。 不少优秀的诗人都很善于利用体式的特点写出富有创新性的佳作 。
举七律为例 ,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首七律是令黄鹤楼享誉天下的传世名作 。 关于黄鹤楼故事有不同的说法 , 一说三国蜀费文祎曾在此楼乘鹤登仙;一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经过这里 。 诗人对这一传说的神往 , 在诗里转化为对时空悠久的遐想 , 首四句感叹昔日仙人已乘白云而去 , 此地的黄鹤楼早已人去楼空 。 仙人所乘的黄鹤一去不再复返 , 千年以来只有白云悠悠如故 。 四句中两用“黄鹤” , 两用“白云” , 以复沓递进的句法 , 造成两层意思的回环 , 增强了咏叹不已的情味 。
后半首写从黄鹤楼上俯瞰的眼前景象——隔江相望的汉阳城边 , 树木丛生;武昌江中的鹦鹉洲上 , 芳草茂密 。 晴光之下 , 均历历在目 。 这种格外清晰的视觉感受 , 把诗人从遐想中拉回现实 。 暮色逐渐降临 , 江上烟波苍茫 , 不由得百感交集 , 乡愁油然而生 。
前半首和后半首形成过去和现在的虚实对照 , 便更能触发人们关于宇宙之间人事代谢的感慨和怅惘 。 正因为这首诗既合典故 , 又切合景观 , 能将古今登楼之人所见所感都概括无余 , 所以连李白到此都觉得无从落笔——“眼前有景道不得 , 崔颢题诗在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