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语》新译在美获奖,倪培民谈学术翻译讲好中国故事( 四 )


哲学#《论语》新译在美获奖,倪培民谈学术翻译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插图

Confucius: the Man and the Way of Gongfu (中文版标题为《孔子:人能弘道》)
为得到更多理解:加长导言、注释、索引,语言抉择等
陶:您为了更多读者理解《论语》,在翻译过程中还做了哪些努力呢?
倪:确实想了很多办法。例如,我在译本正文前加了很长的导言,提供整体的背景知识,书中有四十多页是对27个关键词作专文解释,加上在每段原文和译文后面提供注释,辅之以交叉引用索引、中英文参考文献等。在我上面提到的那个辅助读本里,我还穿插了不少小故事,引用了跟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例子,让读者感觉2500年前古书上所说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有指导价值。
陶:为明确的读者群译书,确实有很强的针对性。您是如何把握读者的阅读期待,满足他们的口味的?
倪:我觉得不用刻意迎合,重要的是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有效的交流方式,把原汁原味的东西给他们,这样效果比较好。
哲学#《论语》新译在美获奖,倪培民谈学术翻译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插图

【 哲学#《论语》新译在美获奖,倪培民谈学术翻译讲好中国故事】倪培民在中国人民大学介绍交流其译注《论语》的心得
陶:怎样才能做到这点?
倪:必须下功夫去了解读者。我1985年来美国,至今已有30多年,与美国学生成年累月地接触下来,才比较熟悉了他们能听懂什么语言,知道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更有效。在翻译时,我常提醒自己,没有受过哲学专业训练的读者是否能读得懂。译完初稿以后,我曾邀请一位美国哲学教授和一位历史系华人教授帮我审读,我们三个人每周用两个小时逐段讨论。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修改意见,特别有价值。那位美国教授对语言的细微差别很敏感,对词语在英文读者心目中会引发的具体反映有一种直觉。经过与他们一起仔细推敲,书稿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陶: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典籍翻译可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双语肯定都要过关,并且最好是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熟悉读者的需求,然后再去力求忠实的翻译。除此以外,典籍翻译对译者还有什么要求?
倪:我觉得还需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够草率地仅仅为了出学术成果而出书,要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做。
获奖是意外,安靖如教授评价把《论语》当作活文本
陶:是的。您的译本出版后在学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倪:说到影响我其实并不是太清楚。个别的收到过一些学者的反馈,还是很令人鼓舞的。
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杜维明教授作为研究儒学的知名专家,在其主题发言中引用《论语》时,用了我的译文。这是一种认可。
哲学#《论语》新译在美获奖,倪培民谈学术翻译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插图

杜维明教授2018年8月在世界哲学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引用了《论语》新译里翻译
令我欣慰的还有此译著获得了2020年“史嘉林图书奖”。这对我完全是个意外,因为我没有报送过。由于这个奖不是来自我本行的哲学界,所以收到获奖通知我也没有太当回事,甚至都没有去西雅图的颁奖典礼上领奖。后来听语言学界的一位朋友说,颁奖的“当代语言学会”(MLA)是美国最大的学术组织,也是制定语言出版界规则的权威机构,它所颁发的图书奖有语言文字学界的奥斯卡之称,才意识到它的分量。这个图书奖的颁奖词将拙著称为“丰碑式的”monumental 著作,既让我感到荣幸,也有点惶恐。换做“里程碑”milestone也许更合适一些 --- 它是标志历程的一块石头,绝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