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波斯之魅——伊朗细密画艺术展”前不久对外展出,展览汇集了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伊朗四十柱皇宫等诸多艺术馆的艺术原件和复制品展示,试图为观众揭开波斯细密画的面纱 。然而,纵观整个展览,让人遗憾的是只停留在对波斯绘画的异域印象层面,且尺寸不明的复制品、错误的文字、混乱的布展等,无疑掩盖了波斯细密画的魅力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的评展栏目本期刊发的是对这一展览的观后点评 。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展厅内营造的波斯意境,拍摄于上海艺术品博物馆
首先,展览以复制品居多:除了一位名为“乔哈里安”的画家的些许仿古作品,还有极少十九世纪作品实为真迹,大部分展品为复制品 。其次,布展也有不少问题 。主办方希望呈现出波斯风情,因此用塑料板打印了萨法维时期的瓷砖纹样,在展厅内围出独立小空间,且几处灯光也设计为尖拱形,伊朗建筑中典型的母题,在有限的成本下,颇有意境 。但是展厅内的树枝,让人觉得是天山公园里捡来的,摆在展厅里影影绰绰,没有诗情画意,反而增加了视觉障碍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位于上海天山公园内 。)根本性的硬伤是,展览前的展墙没有重新刷漆,墙面污渍、洞孔,使得整个展览变得廉价 。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展厅内被放大的作品《法罗克汗的三个儿子》,拍摄于上海艺术品博物馆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法罗克汗的三个儿子》,图片来源:马立克博物馆官方页面截图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甘法里绘画派系介绍图,拍摄于马立克博物馆,2019年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野驴”巴赫拉姆五世在捕猎中,大都会博物馆藏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拍摄于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的缩小版《阅读的男子》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
文章图片
大英博物馆馆藏《阅读的男子》,图片来自大英博物馆
【绘画|评展|不无遗憾的伊朗细密画展:不能只停留在异域印象】另外需要指出展览中关于细密画介绍的史实不准确 。我们只看起头的两句:“细密画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 。它是在13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波斯文化影响范围之内的一种用来装饰书籍的精致小型绘画(手抄本插图),一般认为起源于欧洲的手抄本 。”这句话前后矛盾,读者不知细密画到底是起源于古兰经装饰还是欧洲手抄本 。实际上,人们常说的“细密画”一词,英文为“miniature”,来自拉丁文,是现代对波斯绘画的流行、却不准确的称呼 。那么,人们常说的波斯细密画主要指波斯绘画中一种形式——书籍小尺幅插图 。但是本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并非书籍插图,而是萨法维时期产生的册页“穆拉卡”(muraqqa)绘画,展览中来自伊斯法罕四十柱宫的则是一幅壁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