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强#许永强:古诗中的运动成都|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文/许永强
自古以来,成都就是运动之都。热爱生活的成都人从不缺少关注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又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旺盛的源泉。李白、杜甫、陆游、花蕊夫人等的诗歌,生动描写了少年蹴鞠、市民角力、文人舞剑、皇帝打球、女子骑马射箭等场面。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成都地区的体育运动空前发展,尤其是与市民追求的时令节日游乐风俗相得益彰。这充分反映了成都人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心态。
秋千蹴鞠尚豪华
蹴鞠,最早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城。到了西汉,蹴鞠由中原地区传播到巴蜀,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阶层都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这其中,东汉文学家、广汉人李尤奉皇帝之命写作的《鞫城铭》,就是根据他在成都所见的蹴鞠活动完成的,成为研究古代足球赛制和礼仪的珍贵文献。
《鞫城铭》详细描述了蹴鞠运动的规则:“圜鞫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李尤认为,鞠球和球场是按照天圆地方的阴阳观念来设计的,两边各6人,代表一年有12个月。除描述球场形制、人数、竞技方式,他还提出国家任用人才应该像鞫城(蹴鞠的场地)那样方方正正,“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鞫政由然,况乎执机。”
从比赛规则谈到治国用人应有法可依,不避亲疏,公私廉洁,不徇私枉法,李尤可谓历史上第一位“足球评论员”,开创性地将足球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许永强#许永强:古诗中的运动成都|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文章插图

到了唐朝,蜀地的蹴鞠活动盛极一时,并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李隆基避难入蜀,在蜀道上写的“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就反映了蜀地少年在春日里踢球的快乐场景。
蹴鞠不但是民间的娱乐性体育活动,也在军中及宫中流行。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云:“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李白《古风》云:“斗鸡金宫里,蹴趵瑶台边。”
到了宋代,蹴鞠在成都更为盛行。南宋诗人陆游在《春晚感事》诗中写道:“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又在《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蹴鞠经历了由对抗性朝娱乐性的转变,也吸引了更多女子参与其中。元人邓玉宾《仕女圆社气球双关》曲:“那丰标,体态妖娆,错认范的郎君他跟前入一脚,点着范轻轻的过了,打重他微微含笑。那姐姐见球来忙把脚儿跷。”
玉鞍初跨柳腰柔
马球,又名击鞠、打球。有人认为马球是由古代足球演变而来,大约兴起于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唐王室尤其喜欢这项运动,唐玄宗自谓第一高手。受此影响,王公贵族无不效仿。
许永强#许永强:古诗中的运动成都|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文章插图

蜀主王建也酷爱马球,在成都称帝后重建马球场,以奢华闻名。《蜀梼杌》记载,王建的马球场正是如今成都市体育中心所处位置。王建嫌蜀宫内只有一个马球场还不够用,又建了一个小球场,称西毬场。这个马球场特别考究,用适量牛油拌入精筛的泥土,再反复夯打碾压,球场平整如镜,马踏后不易扬尘。花蕊夫人《宫词》云:“小毬场近曲池头,宣唤勋臣试打毬。先向画楼排御幄,管弦声动立浮油。”
前蜀、后蜀宫中都流行马球。花蕊夫人《宫词》云:“西毬场里打毬回,御宴新于苑内开。宣索教坊诸伎乐,傍池催唤入画船。”蜀主还以锦缎代替马球场的土墙,华丽气派,并亲自教妃子们打马球。花蕊夫人《宫词》云:“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棚知是官家认,遍遍长赢第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