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文章图片

|民国时期流行的紫砂壶

文章图片


晚清至民国时期 , 随着近代中外经贸往来的增加以及国内商业资本的发展 , 使宜兴紫砂业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 那就是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制作逐步转变为近代陶瓷商号或公司的批量生产 。 加之国内兴办实业的风气影响 , 这一时期紫砂壶商号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无锡、上海乃至国外成立:光绪二十八年(1902) , 宜兴鼎山宕窑户鲍氏、陈氏合资 , 在新加坡开设“鼎生福”陶瓷店;公元 1912年(民国元年) 宜兴葛逸云与日本商人和田一雄和田合资在大阪开设陶器店;1903年 , 宜兴鼎蜀镇窑户张士清 , 在杭州开设“张万隆”陶器店;1905年赵松亭创办“艺古斋”;1909年 , 潘宝仁创办“阳羡紫砂陶业公司”;1912年 , 宜兴鼎山白宕窑户葛翼云(葛德和陶器公司店主)和日本商人合资 , 在日本名古屋市 , 开设主销宜兴产品的陶器店 , 戴国宝在上海新北门吉祥街创办“铁画轩”陶器店;民国初年 , 宜兴鼎蜀镇人吴汉文在宜兴县城开设“吴德盛陶器行” , 为当时专营紫砂的唯一商号 , 周文伯在宜兴蜀山兴办的“利用陶业公司” , 这些紫砂壶公司的成立为紫砂壶以集体形象展现在全球视野中做好了准备 。

近代商业的发展要求这些公司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 , 他们往往在宜兴开设作坊 , 在上海、天津、杭州、无锡等地开设商行或公司 , 紫砂壶则由名工按样制作 , 从宜兴订坯烧成 , 然后刻署商行或公司的商标 。 有些公司的业务甚至就是以外销为主 , 比如“铁画轩” , 它的主产品就销往欧洲、日本和东南亚 。 为了拓宽销路 , 他们往往将紫砂壶送去参展、参赛 , 以推广自己的产品 , 并刺激该行业的工艺发展 。
宜兴紫砂出现了一个值得一提的“复兴期” , 甚至可以说 , 这一时期是紫砂发展的第三个高峰 。 倪洪林主编的《紫砂鉴赏及收藏》一书中记:“到了民国21年( 1932年) , 紫砂从业人数已达600多人 , 全年共烧140窑 , 年产量220万件 , 年产值约42万元 。 ”

这个时期的紫砂生产已经形成炼泥、制坯、刻字、焙烧、包装等专业分工 , 产品又分粗货、细货和上档货三类 , 每类又分正、次品等级;在工艺上也颇多创新:1916年利用工业化工原料氧化钴、氧化锰等配成墨绿泥、黑紫泥等泥色 , 使“五色土”更加妍艳多姿;又研制出各种低温色釉如均青釉、古铜釉等 , 还创造了在紫砂器上吹釉、挂釉、贴花、印花等加彩技法;1918年为适应“暹逻生意” , 又利用金刚砂作抛光 , 使砂壶表面光滑如镜 , 谓之“车光壶”或“抛光壶” 。 至于造型方面更是新品迭出 , 如“大柿”“掇球”“传炉”等有的已成经典;品种方面除壶、杯、盆外还发展了雕塑、瓶鼎 , 在陶刻方面有一批书画家参与 , 并在壶上一面刻字 , 一面刻“金石索”等图案 , 形成了民国装饰的独特风格 , 可谓继承、创新、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