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猪龙!从涿鹿之战,到燕赵并立,河北一步步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孕育( 八 )


所以,燕国适宜耕种的土地资源有限,并不像今天华北平原北部这样辽阔。如《禹贡》记载,沿海区域“厥土惟白壤”,也就是土壤盐碱化。
缺少良田,养育的人口就有限。
史料记载,战国七雄并立时期,燕国人口约150万,其余六国,人口都在300万以上。
而且,燕国的外部环境,也十分艰难。
司马迁在《史记》中形容燕国处境:“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
河北对于燕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来自易县燕下都遗址。这里记录了鼎盛时期的燕国。
在河北博物院“慷慨悲歌——燕国故事”展厅,可以看到,燕国的极盛时期,浓缩于一件摄人心魄的宫殿“门环”——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铜铺首出土自燕下都遗址,兽首衔环样式,高74.5厘米,重21.5公斤。在目前发现的铺首中体量最大,堪称“铺首之王”。
兽首,是怪兽饕餮,它怒目圆睁,头顶立凤,脸颊两侧攀着两条蛟龙,立凤伸出利爪,抓住挣扎的游蛇;饕餮衔的铜环内径16厘米,外径29厘米,环上攀着两条浮雕蛟龙。
“这样巨大的门环,该装在多有气势的殿门上?殿门如此,宫殿该是多么恢弘?”曾主持燕下都考古的省文物研究所(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研究馆员石永士感慨。
燕下都,位于今易县县城东南2.5公里。近80年的考古接力,重现了一座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的煌煌国都。
燕下都考古证实,战国中晚期的燕国,不仅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冶铁技术也十分高超。燕下都就是燕国的冶铁中心之一。
燕下都遗址21号手工作坊,就是一处重要的战国中晚期冶铁遗址。
“这里共出土了861件铁器,几乎囊括了已知铁器的所有类别,而且部分铁器使用了锻造和淬火工艺,生产出了硬度更高的钢。”石永士说。
铁制农具和兵器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耕种的效率,改善了军队的装备,提高了战斗力。
这是战国时期燕国国力提升、跻身七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年5月10日,易县城西,紫荆关。
紫荆关,号称“畿辅第一雄关”,它东为万仞山,西有犀牛山,北傍拒马河,南靠黄土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向西,就是进出太行山的要道之一——蒲阴陉。
这个关口,这条要道,在战国时期,对燕国抵御西面赵国、秦国的东进至关重要。因此,燕昭王(公元前311—公元前279年)下令扩建武阳城,定为燕下都。
武阳城距离紫荆关只有不到40公里,在此建都,就像在太行山东出要道插上一颗楔子,将太行山真正变成一道坚实的屏障。
然而,对于强敌环伺的燕国,这还不够。于是,燕国又在南北构筑了人工战略防线——长城。
燕南长城首先建立,大致在燕昭王时期。
在《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的《河北省历史图(战国时期)》地图中,燕南长城的大致走向西起涞源乌龙沟,经易县紫荆关、徐水区遂城、雄县张青口、文安县新镇、苏桥、左各庄、滩里,向南过黄甫、德归,至大城县刘固献村南子牙河畔。
今天的雄安新区,就处在燕南赵北的融合之地。
公元前300年,燕将秦开“东胡却千余里”,将燕国边境线向东推进了500多公里,直至今天韩国安州。
至此,燕山以南,西至河北宣化东北,东到韩国安州,成为燕国北部边境。
鼎盛时期燕国国土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占据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仅次于秦国和楚国。至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延续800余年,六国中仅次于楚国。
内部条件、外部环境都不占优的燕国,最终在战国舞台上跻身七雄。
燕国在苦寒环境下锻就的勇武任侠、慷慨悲歌的人文气质,也留在了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