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世界电影诞生日|打捞私家电影,补缺历史记忆——对话龚伟强先生

【采访者按】 电影 , 这个被誉为“第七艺术”的喜麟儿 , 已经诞生了126年光景 。 电影是时代的记录 , 承载着社会文化与历史记忆 。 我们在流传至今的影像中习得过去百年风云留下的痕迹 , 除了主流影像承载着民族与大众的兴荣 , 还有一部分被誉为“私家电影”的时代产物 , 在被不断发掘 , 补缺历史记忆 。 在世界电影诞生纪念日到来之际 , 笔者就此问题与现从事中国历史影像及艺术文献的收藏与研究的龚伟强先生交流 , 他从民间渠道发现并采集了多部早期存世的稀有胶片 。
采访对象:龚伟强(上海音像资料馆电影采集专家)
采访人:陶赋雯(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研究员)
陶赋雯:请龚老师先介绍一下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电影拷贝采集的?您眼中的“私家电影”是如何定义的?
龚伟强:说句不谦虚的话 , 我确实是上海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个科班出身的电视文艺导演 。 可能是天秤座过于追求完美的原因 , 对自己所做的某些节目不是十分满意 , 有一段时间甚至感到特别疲惫 。 2011年台领导把我安排到电视台属下的音像资料馆做研究 。 其实做研究也不是我的强项 , 但是既然到了新的部门总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吧 , 我先是旁观 , 看看同事们究竟是在做些什么事 。 我发现资料馆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向境内外的影像保存机构采集老电影(主要是纪录影片)中的上海历史影像 。 我就跟馆里领导提出来说 , 你们从其他机构采购的都是别人家的复制版视频 , 为什么不直接采集老电影胶片呢?领导说你有渠道那就你去试试 。 也算是运气吧 , 我尝试的第一炮就打响了:从民间收藏品市场收到了一批舒新城拍摄的独家电影胶片 。 随后在我的推动下 , 采集范围又从原来的上海题材扩展到凡是有中国早期影像的都要了 。
历史|世界电影诞生日|打捞私家电影,补缺历史记忆——对话龚伟强先生
文章图片

龚伟强在拍卖会预展上检查胶片品相
民间采集 , 与机构采集有两个明显的不同 。 一个是采集的载体不同 , 向机构采集的是视频资源的复制 , 人家不会把馆藏的胶片或拷贝卖给你 , 即便有复本也不会给你 , 因为他们要保持馆藏资源的独家性 。 所以有的时候一部10分钟的新闻纪录片 , 他们能给你的只是其中的5分钟、6分钟 , 出再多的钱也不行 。 民间采集就不一样了 , 你买来的是一本本电影原始胶片或拷贝 。 另一个不同就是内容的不同 , 影像机构馆藏的大多是早期的新闻片、宣传片之类的 , 而流入在民间市场的则可能是一些私人拍摄的胶片 , 最常见的是结婚、做寿、旅行、出殡一类的东西 。
至于“私家电影”四个字 , 可以说是我杜撰的 , 当然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 。 只是为了方便区分以前我们看到的、已经熟悉了的新闻电影短片和电影纪录片 。 在西方 , 特别是美国有“家庭电影”的传统 。 我曾经看到过一篇译文 , 标题是《家庭电影的创始者》 , 是一个叫Don Wharton美国人写的 , 傅国栋翻译的 , 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 , 他是这么定义的:“由爱好家庭电影的父母们或是那些业余摄制家所制成” 。 但美国的“家庭电影”一词 , 往往又与“家庭影院”的概念相混淆 , “家庭影院”在西方是一种可以发行、销售的载体 。 所以我就另辟蹊径造了那么一个词:私家电影 。 在我的概念里私家电影首先是姓“私” , 用私人拥有的电影拍摄设备、以私人的技能拍摄的私人生活 。 类似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行的用DV摄像机拍摄的东西 , 但DV毕竟是录像带 , 不是胶片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