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世界电影诞生日|打捞私家电影,补缺历史记忆——对话龚伟强先生( 四 )


陶赋雯:每年的10月27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音像遗产日” , 曾设立主题Engage the Past Through Sound and Images , 即透过声音和影像触摸过去” , 可以说影像(电影)成为链接过去历史地理的一种触媒方式 。 其中这些带有城市探索色彩的“私家电影”也记录了南来北往时代的风尚 , 类似中国古人专门的“游仙窟”文体 , 带上人类学的观察视角 , 非常有意思与意义 。 龚老师您们投入在精力和经费采集这类私家电影的目的主要有哪些呢?采集回来又会做哪些工作 , 主要是数字化修复与再传播吗?
龚伟强:非常好的问题 。 上海音像资料馆 , 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属下的一个职能部门 , 她在台内部有另一个名称 , 那就是“版权资产管理中心” 。 上海音像资料馆采集的电影胶片 , 主要是为电视台的节目提供素材和资源 。 私家电影胶片的采集只是一个方面 , 我也采集老旧的新闻纪录影片拷贝 。 在中国大陆 , 电影的保护期是从公开发行、放映开始的50年 。 过了50年的电影就是公共版权了 。 如果我们从民间市场上获得了50年前的新闻或纪录影片拷贝 , 就不需要花每分钟数万人民币的价格去向别的影片保存机构购买数字视频文件了 , 而且不受限制地随便用 。 当然 , 私家电影胶片上的内容 , 目前用在电视节目上的还不多 。 一来我们的辨识、考证工作还没有跟上 , 二是一线编辑、采访人员、导演对这些资源还不熟悉、不了解 。 有时候我开玩笑地说 , 我所有的工作是在为历史而作 , 为未来而作 。
至于你提到的胶片数字化工作 , 我们一直在做 。 早在2012年 , 我们就和上海电影集团属下的上海电影技术厂合作进行胶片电影数字化 , 并且制订了各种不同尺寸胶片的数字化标准 , 譬如16毫米的电影胶片按2K的输出标准数字化 , 35毫米的电影胶片按4K的输出标准数字化 。 和上影技术厂合作刚开始的时候 , 由于他们很久没有接触老电影胶片了 , 担心我们送过去的胶片中有早期易燃胶片 , 非常小心翼翼 , 在物理清洁、数字扫描的工作房间内 , 特地配置了干粉灭火器 , 生怕万一出事 。 那时技术厂还没有拆迁 , 在闸北宝通路 , 我几乎每月都要跑技术厂 , 与厂里的师傅们一起探讨物理修复、数字化中的难点 。 说到修复 , 我们有另外的考量 。 我个人以为 , 老电影胶片经数字化扫描输出以后 , 除必要的祛除斑点、霉点之外 , 原则上还是不要去动它 , 保持原始样貌是最好的 , 是对历史、对拍摄者最好的尊重 。 给黑白私家电影上色彩 , 不足取 。
陶赋雯:2017年时 , 您向上海电影资料馆捐赠了新闻纪录片《一·二八淞沪抗战》16mm胶片拷贝 , 它的拷贝从遥远的美国来到中国 , 不管是作为影像本身还是其长途跋涉的流转过程 , 均是十分珍贵难得的 , 在寻觅与拷贝遗留在民间、佚失在海外的早期中国影片与中国历史影像过程中 , 龚老师有没有“私家经验”可以分享?
龚伟强:《一·二八淞沪抗战》不是新闻纪录片 , 只是一条电影新闻片 , 是夹杂在一本当年新闻集锦中的一条新闻而已 。 记录了1932年的那场战役的现场实况 , 是当年由美国新闻采访人员拍摄的新闻纪录片 , 我个人收藏的 , 最后捐赠给上海电影资料馆 。
陶赋雯:听说您个人也有收藏电影胶片的嗜好 , 能谈谈您个人的老电影收藏吗?
龚伟强:哪里是什么嗜好啊 , 是被逼无奈 。 确实 , 前些年我也收藏了少量的电影胶片和拷贝 , 有私家电影也有国外机构拍摄的新闻片与纪录片 。 大家知道 , 收藏有一句名言叫做“可遇不可求” 。 意思是:你要专门去找一件收藏品 , 难;遇到了 , 就要下手快 , 慢了就到别人手里去了 。 但是我们的的流程没法那么快 , 事必经过报告、流程等一系列手续 。 遇到那些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卖家你没辙 , 要么放弃 , 要么拿钱收下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个人收了一些胶片电影 , 其中有一部CBS拍摄的《新中国的上海》(1973)拷贝无偿捐献给了中国电影资料馆 , 一部抗战期间的新闻集锦拷贝无偿捐献给了上海电影资料馆 , 同时我给我们自己馆里也捐献了一批数字化后的视频文件 。